近期,超800億元到期未償還的債務讓華夏幸福(600340,股吧)深陷危機,其中波及到多家金融機構,如今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也難逃“踩雷”厄運。
據券商中國報道,由招商銀行代銷的大業信托·君睿15號(九通基業)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君睿15號”)至今未向投資者分配2021年第二季度的利息。該信托計劃已于8月14日到期,投資者尚未收到明確兌付方案。
大業信托在《君睿15號信托事務管理報告》中公布了該信托資金的使用情況,該信托產品于2020年8月14日成立,信托計劃成立后,受托人按照信托文件的規定,將信托資金用于向九通基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九通基業”)受讓其所持有的對懷來鼎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懷來鼎興”)的應收賬款債權,九通基業承諾按照《應收賬款債權轉讓暨回購合同》的約定回購應收賬款債權。九通基業將應收賬款債權轉讓價款用于補充日常營運資金及認購信托業保障基金。
2020年9月12日,華夏幸福發布一則關于公司提供擔保的進展情況公告也顯示,近期華夏幸福、懷來鼎興投共同為九通基業提供擔保。其中,華夏幸福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懷來鼎興提供應收賬款質押擔保,擔保本金10億元。
也即是說,該信托的發行目的是為了向九通基業提供流動性資金。資料顯示,九通基業為華夏幸福間接全資子公司,懷來鼎興為華夏幸福全資間接控股公司。
另據券商中國報道,君睿15號有擔保方但無抵押物,發行額度由原有的10億元壓縮至5億元,由招商銀行代銷。主要由招行上海分行和北京分行的私人銀行自然人客戶“消化”,還有部分由招行私行的家族信托承接。
據了解,華夏幸福至今還深陷債務違約的泥潭,近日頻繁發布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公告。7月30日,華夏幸福一則公告顯示,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信用環境疊加多輪疫情影響,華夏幸福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近期華夏幸福及下屬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償還銀行貸款、信托貸款等債務形式的債務本息金額85.18億元。
截至2021年7月31日,華夏幸福累計未能如愿償還債務本息合計815.66億元,其表示目前正在與未能如期償還債務本息涉及的金融機構積極協調展期相關事宜。
從該信托代銷方招商銀行來看,該行零售業務在國內銀行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該行日前發布的2021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該行零售理財產品余額25853.8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61%。
在信托代銷方面,報告期內,該行實現代理信托類產品銷售額2269.93億元,同比增長7.63%;2021年上半年,該行實現零售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188.93億元,其中,代理信托計劃收入40.06億元,同比增長21.03%。
不過,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近期該行頻繁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事由包括客戶經理誘導客戶用經營貸購房、信用卡業務投訴量居首、理財業務違規收大額罰單等。
8月3日,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播出的《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曝光招行南京一支行客戶經理誘導客戶用經營貸購房的行為,并表示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五六天就能下款,該事件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
今年5月,銀保監會對招商銀行作出罰款717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包括27項,其中涉及理財業務的多達10余項。
此外,7月12日,據銀保監會通報2021年第一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顯示,一季度,招商銀行的投訴量位列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一位,其中,信用卡業務投訴量位于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一位,理財類業務投訴量位列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