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銀行計劃不進行現金分紅、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份的提案被股東否決。
6月17日,鄭州銀行召開2020年度股東周年大會、2021年第一次A股類別股東大會及2021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以下統稱“股東大會”)。值得一提的是,該次股東大會存在否決提案的情形,該行2021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否決了鄭州銀行《關于2020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轉增股份預案的議案》。
具體來說,就在上月,鄭州銀行披露了該次股東大會的會議材料。其中,《關于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轉增股份預案的議案》提議“本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而是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份。
議案提到,一是以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人民幣3.01億元;二是提取一般風險準備金人民幣4.58億元;三是本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擬以資本公積向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普通股股東每10股股份轉增1股股份。四是剩余未分配利潤,結轉至下一年度。
若議案通過,以鄭州銀行截至2020年12月31日普通股總股本75.14億股為基數計算,合計轉增7.51億股股份,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后,該行注冊資本將由人民幣75.14億元增加至人民幣82.66億元。
而在該次股東大會中,該議案未獲得出席該次H股類別股東大會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該議案未通過。根據相關規定,該行將不會根據該議案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份。
鄭州銀行在議案中解釋了2020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該行提到,由于疫情沖擊,該行“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持續讓利實體經濟,同時順應監管引導,為增強風險抵御能力,加大了信用減值損失的計提力度,對凈利潤的增長帶來了壓力。”
不僅如此,該行解釋道,商業銀行資本監管政策要求日益趨嚴,而外部資本補充又較為困難,內源性的資本補充就成為了中小銀行保證資本充足、特別是核心一級資本充足水平的重要途徑。該行表示“留存的未分配利潤將用作本行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
此外,該行還表示,已向普通股股東派發2018年度、2019年度現金紅利分別為人民幣8.88億元、人民幣 5.92億元,合計已超過該行2018年至2020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此次不進行2020年度現金分紅,符合法律法規及本行《公司章程》和《股東回報規劃》的相關規定。
鄭州銀行是一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15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2018年9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首開國內城商行“A+H”股上市先河。
根據該行披露的2020年業績,該行陷“增收不增利”困境。截至2020年末,該行總資產5478.13億元,同比增長9.46%;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46.07億元,同比增長8.30%;但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31.68億元,同比降低了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