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續大幅下滑、監管發函問詢、還遭遇重要股東準備清倉股份,民生銀行(600016,股吧)2021年一季度已淪落至行業墊底位置。
繼2020年四季度虧損30億元、全年歸母凈利潤大降36.25%后,民生銀行今年一季度凈利潤繼續下滑。與此同時,營收也同比降幅12.69%。成為A股上市股份行中唯一一家營收、凈利潤同時大降的銀行。
業績異常波動引發監管關注,此前上交所向民生銀行發函,要求其對行內信貸資產、金融投資資產以及經營業績的具體指標變化進行說明。
而在業績不振的同時,民生銀行還遭遇大股東清倉減持。該行日前發布公告稱,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夏人壽”)與東方集團(60081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股份”)、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有限”)解除一致行動關系,華夏人壽擬在未來12個月內減持民生銀行股份。
發現網就上述情況向民生銀行發送采訪函請求釋疑,民生銀行接受了發現網的獨家專訪。對于業績下滑,民生銀行對發現網表示,由于民生銀行堅定調整業務結構,導致非標投資下降較多,加上債券投資收益下降,使得營收凈利出現下降。
一季度營收凈利負增長 高管薪酬行業內領先
在去年業績大降36.25%之后,民生銀行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再次出現下滑。民生銀行發布的一季報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147.47億元,同比減少19.03億元,降幅達11.43%;實現營業收入430.72億元,同比減少62.61億元,降幅為12.69%,是A股上市股份行中唯一一家營收、凈利潤同時大降的銀行。
來源:民生銀行一季度報告
針對一季度的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民生銀行回復稱,一是持續壓降非標準化投資,全行非標投資規模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相關收益同比下降35.38億元;二是債券收益率區間震蕩,缺乏上年同期債券市場趨勢性交易機會,導致相關收益同比下降26.86億元。這兩項共計62.24億元,占營收減少額的99%之多;加之貸款平均收益率同比下降抵消了規模增長的影響。
凈利潤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民生銀行堅定調整業務結構,推動業務回歸本源,持續夯實業務基礎,導致非標投資下降較多,加上債券投資收益下降,導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進而導致凈利潤也同比下降。
盡管利潤持續負增長,民生銀行的高管薪酬還是在行業內遙遙領先。財報數據顯示,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的年度薪酬為418.89萬元;陳瓊、石杰等五位副行長的薪酬均為327.53萬元;監事會主席、職工監事張俊潼的年度薪酬為399.39萬元。據統計,有10名董監高的年薪超過300萬,董事長高迎欣的年度薪酬也達225.46萬元。此外還有媒體透露,年報披露的只是部分薪酬,民生銀行高管的薪酬總額還要高于年報數據。
來源:民生銀行一季度報告
與此同時,員工平均薪酬從2016年的43萬,增長至2020年的49萬元。針對高管薪酬過高的問題,民生銀行稱高管薪酬已與公司市值掛鉤。
值得注意的是,自公布2020年年度報告后,民生銀行便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因業績波動過大上交所向民生銀行發函,要求其對行內信貸資產、金融投資資產以及經營業績的具體指標變化進行說明。
不良壓力持續上升,信用卡風險集中
在宏觀經濟及疫情的雙重影響下,民生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壓力較大。截至2021一季度末,民生銀行不良率為1.80%,不良貸款余額721.0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57億元,其中,個人貸款中信用卡不良上升最快。
來源:民生銀行一季度報告
對于不良風險承壓,民生銀行表示,2021年一季度末,民生銀行集團不良貸款比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保持穩定。貸款減值準備余額1017.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1.13億元。一季度,對公信貸業務不良生成仍集中在采礦業和批發零售業等行業;小微貸款逾期率、不良率持續較年初下降,資產質量穩中向好;消費信貸和按揭貸款業務的資產質量整體較優,不良率保持較低水平;隨著國內疫情逐步緩解,國內經濟的逐步回暖,信用卡業務的不良增速有所放緩,資產質量趨于穩定。
不良風險承壓的同時,民生銀行撥備覆蓋率也需要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民生銀行撥備覆蓋率為141.11%。在已披露年報的上市銀行中,民生銀行撥備覆蓋率最低。對于撥備覆蓋率在上市銀行中處于較低的態勢,民生銀行表示,民生銀行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按照中國銀保監會《關于調整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的通知》(銀監發[2018]7 號)的規定執行。2021年一季度末,本集團及本行適用的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的監管標準為130%和1.8%,符合監管相關要求。
2021年,民生銀行將繼續把信貸風險防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化解存量、控制增量,在繼續嚴格不良資產認定標準的前提下,力爭貸款撥備凈計提和核銷力度基本保持在2020年度水平,并保證貸款撥備余額持續上升,進一步夯實資產質量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一季度民生銀行資產減值損失155.16億元,同比下降了17.25%,而隨著信貸資產規模的擴張,不良風險或將再次提升。
內控及合規經營風險承壓 頻領億元罰單
民生銀行因內控不嚴成為2020年“罰單王”。據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民生銀行共獲45張罰單,被罰金額在股份制銀行中排名第一,高達1.11億元。進入2021年,民生銀行還因違規放貸、貸后管理不嚴、操作不規范等問題頻頻被處罰,最新的一次是上海分行被罰300萬。
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實際上,在2019年,民生銀行也同樣因違規被“重罰”。僅在2019年上半年,該行就收到了32張罰單,被罰金額為2222.6萬元。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被罰金額高達4408.71萬元,成為股份制銀行中處罰最重的銀行。而在2018年,民生銀行因為廈門新興支付清算中心違規被罰款1.63億元。2018-2020年三年,民生銀行因為經營違規合計被罰超3億元。
針對合規經營面臨的風險壓力,民生銀行指出,民生銀行新一屆黨委、董事會、管理層直面問題,采取了諸多措施:第一,重塑核心文化理念。第二,重塑制度體系。第三,強化整改機制。第四,嚴肅問責。堅持嚴字當頭,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敢于動真碰硬,做到“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第五,強化案件防控。壓實一線案防責任,重大案件一票否決;多部門聯防聯控,風險業務堵截成效明顯。第六,加強員工行為管理。一是明確合規底線,制定員工行為禁止性規定;二是強化關鍵行為監測,開發上線從業人員行為監測系統;三是開展員工不當行為合規檢查、員工不當行為全面排查。
股東格局生變 第三大股東華夏人壽清倉減持
在業績不振的同時,民生銀行股東格局也生變。5月6日,民生銀行發布三份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經友好協商,華夏人壽與東方集團、東方有限解除一致行動關系并簽署《一致行動協議解除協議》。同時,華夏人壽在未來12個月內在合法合規且不違背相關規則和承諾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時機減持不超過民生銀行總股本4.91%的股份。
來源: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華夏人壽)
據了解,在解除一致行動關系前,華夏人壽持有民生銀行A股約17.34億股,H股約4.15億股,合計約21.49億股,占民生銀行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91%;而東方股份持股比例為2.92%,東方有限持股比例為0.08%,三者合計持股7.91%,相當于民生銀行第三大股東。
而隨著華夏人壽的清倉減持,東方有限在民生銀行的管理權進一步削弱,對民生銀行而言,最主要的是體現在資本市場上,一百億市值出手,誰有實力來接?(發現網記者羅雪峰 研究員周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