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針對金融機構股東違法違規行為的整頓仍在持續加碼。5月14日,銀保監會公開第三批共19名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至此銀保監會已分三批公開“點名”了合計66名銀保機構股東。
最新一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背后,涉及的銀行包括遼寧建平農商行、吉林大安農商行、涼山州商業銀行等。天眼查顯示,第三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中,中新通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省裝飾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裝飾”)兩家公司均為遼寧建平農商行的股東。其中,前者為該行并列第一大股東,持股17%;后者為該行并列第二大股東,持股約16.33%。此外天眼查顯示,江蘇裝飾還參股了吉林大安農商行,持股約1.46%。
四川濠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濠吉食品”)也位列最新一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當中。據天眼查顯示,濠吉食品為原涼山州商業銀行第七大股東。2020年11月7日,四川銀行成立,該行是以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涼山州商業銀行兩家銀行為基礎,以新設合并的形式成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級城商行。而濠吉食品持有的四川銀行的股權,已于近日進行了拍賣。今年5月7日,濠吉食品持有的四川銀行99970393股股權被法院強制執行,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拍賣成功,成交價格約1.3億元。
近年來,股東股權整頓工作一直頗受監管注意,2020年7月,銀保監會首次公開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目前已分三批次向社會公開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的合計66名銀行保險機構股東名單,加大公開懲戒。
隨著監管加碼,銀行股權違規亂象也逐漸被揭開。哪些股東“踩紅線”行為被監管重點關注?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第三批最新公布股東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一是入股資金來源不符合監管規定;二是存在涉黑涉惡等違法犯罪行為;三是編制提供虛假材料;四是股東及其關聯方違規占用信托公司固有資金或信托資金;五是拒不按照監管意見進行整改,不配合監管部門開展風險處置;六是違規將所持股權進行質押融資。
結合前三批公布的股東主要違法違規行為來看,“入股資金來源不符合監管規定”“編制或者提供虛假材料”“存在涉黑涉惡等違法犯罪行為”為違法違規行為“重災區”,三批公布信息中均有提及。此外,違規開展關聯交易或謀取不當利益、關聯持股超過監管比例限制等“踩紅線”行為也引發監管重點關注。
股權違規行為是導致金融市場亂象的根源之一,談及銀行股權違規行為對銀行造成的危害,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部分違規股東利用銀行股東身份謀取不當利益,違規開展關聯交易,套取或挪用銀行資金,干預銀行正常經營決策為自身牟利,通過非法資金入股銀行,達到洗錢的目的,容易危害銀行運行安全。
而對于“暗度陳倉”的股權違規行為,監管部門也進一步抬高違法成本,前期執法中就有銀行領到相應罰單。比如2020年6月,遼寧建平農商行因主要股東以非自有資金入股等9項違規被遼寧朝陽銀保監分局處罰200萬元。
通過采取監管措施,監管整治工作也取得積極成效。據銀保監會官網4月28日披露,銀保監會持續開展銀行保險機構股權和關聯交易專項整治,過去兩年來,共清退違法違規股東2600多個。依法對違規機構和相關責任人實施行政處罰,處罰金額合計1.4億元。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持續加強股東股權和關聯交易監管,推動專項整治工作常態化,聚焦重點機構重點問題,加強處置處罰和公開披露,持續抓好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
“當下中小銀行機構股權管理的監管思路,總結起來就是:股東穿透看實質、持續監管重執行、打黑除惡不姑息、風險隔離防擴散、群防群治促監督。”廖鶴凱如是說。他表示,最近兩年的監管在總結了過去的歷史教訓的基礎上,制定了系統化的管控規則,堅決遏制嚴格打擊銀行股東違法違規情況,形成了嚴格監管長期化、嚴格執法不姑息的有效預期,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長期穩定發展建立良好基礎,有效地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記者 孟凡霞 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