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收到銀保監機構罰單的背后,暴露出了該行在內控方面的諸多問題。
自2月份以來,貴州銀行隔三差五便會收到銀保監系統開出的罰單。其中在2月10日,貴州銀保監局一口氣開出17張罰單,其中關于貴州銀行及其工作人員的罰單便達16張。短短月余時間,該行收到的罰單數量已多達23張,累計罰金逼近500萬。
作為貴州省唯一一家省級城市商業銀行,貴州銀行深得當地政府和股東的大力支持,其中便包括眾人皆知的茅臺(600519)集團。但頻頻收到銀保監機構罰單的背后,暴露出了該行在內控方面的諸多問題。
此外,貴州銀行赴港上市已一年多時間,其股價表現平平,上市首日便遭破發,此后一直在發行價上下波動。“平庸”的股價或許和該行承壓的資產質量及不盡人意的業績不無關系。
頻領罰單 內控存憂
進入二月以來,頻頻收到銀保監機構開出的罰單,已然成為貴州銀行的一大煩惱。
就在3月3日,銀保監會黔南監管分局披露一則罰單,貴州銀行黔南分行因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承兌匯票業務,被罰款30萬元;同時,黔南分行負責人羅林洪也被罰款5萬元。
這是今年3月份貴州銀行收到的第一張罰單,但在此之前的2月,貴州銀行就已收到過多張罰單。
今年2月10日,也就是除夕前一天,貴州銀保監局一口氣發布了17張罰單,其中,關于貴州銀行及其工作人員的罰單就有16張。
仔細梳理發現,處罰緣由劍指該行在關聯交易、同業授信、理財產品、個人消費貸款、股權管理、信貸資金被挪用、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等多項業務方面存在違法違規的事實。
比如,針對貴州銀行的一張罰金最大的7號罰單指出,該行存在“大額風險暴露管理整體缺位;股權管理混亂,未按規定進行股權質押;關聯交易管理薄弱,向關系人(關聯方)發放信用貸款”等多種違法違規行為,罰款金額高達120萬元。
另一張罰款金額次之的11號罰單指出,貴州銀行存在“逆程序調整內部機構設置,理財產品相互調節收益、部分理財投資業務不審慎;同業授信流于形式、部分同業業務不審慎;違規借助通道發放委托貸款,資金用于限制性領域”的違法違規行為,被處罰款110萬元。
此外,在個人信貸方面,貴州銀行還存在“個人線上消費貸款業務內控機制不健全、資金監控不力”的違法違規行為,被貴州銀保監局罰款40萬元。
除了劍指總行存在的多項問題,貴州銀行的分支機構也違規行為頻出。貴州銀行貴陽友誼支行因“貼現資金回流出票人賬戶”,被罰20萬元;而貴州銀行黔西南分行則因貸款“三查”不盡職,違規發放“保捷貸”;票據調查不盡職,審查不審慎,被處以25萬元的罰款。
除了總行及分支機構被罰,其余罰單則開給了銀行相關負責人,罰金5萬到10萬不等,其中就包括貴州銀行行長許安,以及今年1月底公告辭任的董事長李志明。
據罰單顯示,李志明對貴州銀行“逆程序調整內部機構設置問題負有直接領導責任”;許安則對“貴州銀行理財產品相互調節收益問題負有直接領導責任”。
事實上,在今年2月初時,貴州銀行也收到過三張罰單。因貸款“三查”不盡職,信貸資金被挪用等違規行為,貴州銀行安順分行被罰20萬;因內控管理不到位,未嚴格審核票據業務貿易背景資料和違規銷售理財產品,貴州銀行遵義分行被罰3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月2日披露被罰30萬的貴州銀行六盤水分行,其信貸資金借道“置換股東借款”流入房開企業,被罰原因直涉近期重點監管領域——嚴防銀行貸款違規流入樓市。
去年年底,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頒布有關通知,對銀行涉房類貸款占比嚴格作出上限規定。此后,多地積極響應,聚焦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問題,嚴防經營性貸款等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同時,多家銀行收緊涉房貸款的消息也頻頻傳出。
近日,多份《個人貸款提前收回告知函》在網上流傳,原因是借款人未按合同規定使用貸款,導致相關經營貸和消費貸等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股市的情況發生。如今,據媒體報道,這類違規現象近期正在被監管部門嚴查,貴州銀行如若有關內控問題不能及時整改和徹底解決,后續再吃罰單的概率仍然很大。
掌舵人離去 資產質量承壓
公開資料顯示,貴州銀行成立于2012年,是由貴州省政府發起,在遵義市商業銀行、六盤水市商業銀行、安順市商業銀行3家城商行的基礎上合并重組設立的一家城市商業銀行。
作為貴州省唯一一家省級城市商業銀行,該行得到了政府和股東的大力支持。在其股東陣容之中,除了持股13.15%的大股東貴州省財政廳,最引人關注的便是持股12%并位列第二大股東的茅臺集團。
但茅臺集團并非是A股上市的貴州茅臺(600519,股吧)酒股份有限公司,而是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其是上市公司貴州茅臺的控股股東,持股54%。
縱然股東名頭非同一般,不過貴州銀行的經營壓力和資產質量卻難言樂觀。
2020年半年報顯示,貴州銀行營收和凈利潤均保持增長,但凈利差等盈利能力指標的下降,透露出該行經營增長乏力的跡象。
2020年上半年,貴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5.81億元,同比增長10.61%;實現凈利潤19.29億元,同比增長7.78%。不過,其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平均權益回報率、凈利差、凈利息收益率同比分別減少0.05、2.3、0.18、0.18個百分點。
至三季度末,據Wind數據,貴州銀行2020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83.24億元,同比增長6.2%;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滑2.25%至26.12億元,已增收不增利。
在資產質量方面,2020年上半年末,貴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16%,相比2019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32.68%,比上年末增加7.73個百分點。
但是,截至去年上半年末,貴州銀行的關注類和次級類貸款均出現上升的情形。2020年上半年末的關注類貸款余額為16.33億元,相比2019年末增長16.64%;次級類貸款余額為18.38億元,相比上年末增長10%。
關注類貸款的增長,通常意味著該行未來不良上升的風險加大,而貴州銀行的逾期貸款也說明了這一點。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貴州銀行3個月以內的已逾期貸款為9.2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了116.36%,占比也從上年末的0.24%上升至0.47%,增加了0.23個百分點。
而3個月以上1年以內的已逾期貸款為9.59億元,較2019年末的5.43億元增長了76.61%,占比也從上年末的0.3%增長至0.49%,上升了0.19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貴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66%、11.66%、13.74%,較2019年均分別下降0.64、0.64、0.71個百分點,風險抵補能力有所下降。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份頻收罰單前夕,貴州銀行原董事長李志明則公告辭任,董事長職位暫由該行現任行長許安代為履職。
資料顯示,李志明從1982年3月至2011年1月一直在湖北地區的農行工作。2011年上半年,李志明離開農行,后又陸續擔任深圳發展銀行武漢分行行長助理、湖北銀行行長助理、湖北銀行副行長等職。2018年,李志明正式成為貴州銀行董事長。
在掌舵貴州銀行期間,李志明最矚目的成就莫過于推動該行實現香港上市。不過,貴州銀行赴港上市已有一年多時間,其股價一直不溫不火。
2019年12月30日,貴州銀行作為貴州省首家登陸國際資本市場的金融機構,成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然而,上市首日,貴州銀行股價便遭遇破發。
上市一年多時間,貴州銀行股價一直在上市發行價附近浮動。截至3月10日發稿,貴州銀行股價為2.46港元,較上市發行價2.4港元僅上漲了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