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今報·猛犸新聞以《淮濱一男子貸款買車遇阻,原因是“被貸款”2萬元未還》為題,報道了信陽市淮濱縣一居民準備貸款買車,卻發現自己被冒名貸款并產生不良征信的問題。報道刊發后,又有當地居民反映,自己遭遇同類問題,導致無法貸款買房。
淮濱縣居民小周在江蘇南通上班,2020年5月份準備在當地貸款買房。在異鄉打拼多年總算可以定居,本來是件高興的事,但在辦理貸款時他傻了眼。他名下竟然有一筆2012年的5萬元擔保單款,因為實際貸款人沒有償還,小周也被納入個人征信黑名單。而對于擔保別人貸款這件事,小周毫不知情。
“要不是2020年四五月份我在江蘇南通這邊準備貸款買房,我根本發現不了這件事。”小周講述,當時房子已經看好了,就在正常申請貸款時,銀行工作人員告知,他的個人征信有問題,涉及在淮濱農商銀行防胡支行一筆貸款的擔保問題,因此無法辦理房貸。
小周后來經過查詢,發現自己是一筆5萬元貸款的擔保人,因為實際貸款人一直沒有還款,導致他也被納入到了個人征信黑名單。“問題是,我壓根就不知道這回事,我本人沒有簽過字,也沒按過手印,怎么就成別人貸款的擔保人了?”
小周說,發現這個問題以后,他就讓在老家的父親找過淮濱農商銀行防胡支行。該支行的答復是,不要擔心,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就能處理好。
“于是我就等到了7月,查詢了一下個人征信報告。結果還是不良征信記錄,我嚴重懷疑淮濱農商銀行的工作效率。”小周說,從2020年5月份發現有不良個人征信以來,他父親去淮濱農商銀行防胡支行詢問了20多次,每次銀行都答復正在處理,但至今沒有處理好。
小周提供的個人征信報告顯示,該筆單款產生于2012年6月11日,還款期限為2014年6月10日,貸款金額5萬元。擔保人是小周,實際貸款人為周某金。“我們雖然是一個村的,但是我們沒有給他提供過身份證,他也沒有跟我說貸款讓我做擔保人。個人信息被冒用,又不需要本人確認,出了這樣的問題,責任就在農商銀行。”小周說。
小周介紹,2021年1月21日下午,有淮濱縣農商銀行這邊工作人員聯系他,告知正在處理他的個人征信問題,但是具體什么時間能夠完全處理好,該工作人員則沒有給出準確期限。
22日,東方今報·猛犸新聞根據小周提供的電話聯系該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屬于防胡支行,因為自己今年剛到該支行上班,對于周先生反映的問題他也不是很清楚。該工作人員建議記者直接聯系淮濱農商銀行本部。
對于為何頻頻發生居民在不知情情況下“被貸款”或“被擔保”,導致個人征信出現問題,以至于無法正常辦理信貸的情況。當天上午,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聯系了淮濱農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朱磊。
對于小周反映的不良個人征信遲遲沒得到恢復的問題,朱磊表示,會問問情況,看怎么處理。
“謝謝你們媒體的關心,我們因為時代久遠,有一些歷史上遺留的問題,我們會慢慢解決。也不能著急,因為有的信貸員已經退休了。我們會趕緊處理這些事。”朱磊說。(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 李光遠 張亮/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