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同業存單的發行利率10月份一路攀升,已經達到了近一年以來的最高位。同時,月度發行規模也創下了近兩年以來的新高。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截至2020年10月31日,銀行業10月發行的未到期同業存單規模19095.6億元,較9月增長20.5%,單月發行規模創年內新高。其中,大行發行規模是4441.8億元,環比增長122%;股份行發行規模是7877.5億元,環比微升;城商行發行規模是5289.4億元,環比上月上升11%;其余類型銀行發行規模較小。
中國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業存單規模持續增長,主要是結構性存款壓降,基金發行規模較上半年減少,銀行面臨較大的吸儲壓力,通過發行同業存單來解決負債端缺口。10月份以來,之前發行的同業存單到期較多,同業存單續作壓力較大,從而帶動發行利率走高。目前來看,同業存單發行利率處于高位,后續隨著流動性環境改善,銀行負債端壓力降低,將有利于同業存單利率下行。
具體來看,按期限分,3個月期和6個月期品種上行幅度最大,月度加權平均利率分別上行逾20基點、15基點;其次是9個月期品種,上行逾10基點;1年期品種上行幅度較小;僅1個月期品種下行逾15基點。從各期限發行量來看,3個月期品種需求最大,發行規模為5550億元;其次是9個月期品種,發行規模近5000億元。
指的注意的是,10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也不斷上升并在月末達到了峰值。其中,部分國有大行,10月底發行的一年期同業存單利率已經突破3.2%,較兩周前的利率提高近20個基點(BP),比當前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還高出25BP;部分股份制大行月末一年期同業存單利率亦達到3.22%,較兩周前上升了17BP左右。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發布的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來看,貨幣政策已從應對疫情沖擊回歸到常態。下一階段,財政支出增加將改善流動性,同業存單利率將保持穩定,同時結構性存款壓降也有助于銀行負債成本下降,有利于推動實際貸款利率下降,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實現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目標。
中信證券固收分析師明明稱,四季度結構性存款壓降壓力、政府債券發行規模都較大,而貨幣政策維持對短端資金利率的對沖操作,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銀行缺“長錢”的問題。從財政收支的節奏上來說,11月之前流動性都處于“易緊難松”;隨著財政支出的提速,11月末起流動性才會出現邊際放松,從這個角度看,在銀行負債壓力沒有明顯緩解的情況下,債券市場仍然難以出現趨勢性機會,預計對應同業存單利率在11月末之前,都將維持高位運行。記者 李文 見習記者 余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