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項違規,收5300萬巨額罰單,成為今年最大罰單王。對農業銀行而言防范系統性風險,尤其是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任務較為艱巨。
疫情穩定后,銀保監會又開出巨額罰單!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在其官方網站通報稱,前期,中國銀保監會依法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其中,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農業銀行)因風險管理及內控有效性現場檢查發現的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等24項違規,被罰沒超5300萬元,該罰單也拉開了下半年銀行系統金融監管升級的大幕。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家重點在農業農村金融領域深耕的傳統國有大行,中國農業銀行合規經營風險一直處于高位,連續三年違規問題在國有大行中最突出,被罰金額最多,在其他同行違規問題得到改善的情況下,中國農業銀行違法違規問題頻發令人震驚!
收國有大行第一大罰單 累計被罰金額超八千萬元
進入下半年,金融市場亂象整治強勢加碼。8月28日,中國銀保監會在其官方網站通報稱,前期,中國銀保監會依法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其中,中國農業銀行因風險管理及內控有效性現場檢查發現的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貼現資金直接回流至銀行承兌匯票出票人等24項違規,被沒收違法所得55.3萬元,罰款5260.3萬元,罰沒合計5315.6萬元,并對相關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罰。該罰單也是今年銀保監機構首次對國有大行開出的巨額罰單,處罰金額之巨、問責力度之大,確實少見,對違法違規行為形成了強大震懾。
從處罰的事由來看,此次處罰主要針對的也是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信貸業務、同業理財業務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為,是監管部門堅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推動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
實際上,針對銀行金融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銀保監會在8月份就表示,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范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杠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
據發現網記者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日期為準),包括銀保監會、銀保監局、銀保監分局在內的監管系統統計,對商業銀行(包含個人)開出的罰單數量達1151張,金額累計約3.17億元人民幣。
與2019年上半年近1400張罰單以及2018年上半年的1600張相比,2020年罰單數量繼續下降,金額方面則減少了6300萬元,降幅16.58%。顯然,不論是從罰單數量還是被罰金額來看,經過了2017-2019年連續三年的強勢監管,銀行業金融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得到遏制,嚴監管已見成效,合規經營整體繼續改善。
從今年開出的罰單來看,同業業務違規、貸款業務違規、機構內部管理、業務違規收費、中介違規等仍是處罰的重點,其中影子銀行、涉房貸款、違規搭建的金融集團仍是重點監管的對象。信貸違規仍然是銀行被罰的最重要的原因,罰單中涉及貸款問題,占比近60%。
按銀行類別來看,農商行、農信社以及村鎮銀行違規情況依然最嚴重,收到罰單625張,被罰金額12562.81萬元,罰單數量占比超50%,罰金占比40%。
國有大行緊隨其后,罰單數量達到262張,超過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兩者之和,被罰金額累計達7136萬元。其中,中國農業銀行違規情況最嚴重,收到罰單數量最多,共計95張,罰單金額為2200萬元,罰單數量和被罰金額均較2019年上半年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以來,中國農業銀行多地分行已收到多張罰單,累計罰款約340萬元。
8月5日,江西贛州銀保監分局披露的一張罰單顯示,中國農業銀行于都縣支行存在員工行為管控不力、印章管理不到位的違法行為,被罰100萬元。與此同時,有15名相關責任人一同被罰。
如果加上上半年的罰單,今年以來,中國農業銀行因信貸違規等被罰金額累計超八千萬元。
金融反腐步履不停 分支行腐敗風險繼續暴露
各類違法違規事件頻發的背后,中國農業銀行分支行管理層腐敗風險也不斷暴露。8月17日,包頭市紀檢監委官方消息顯示,中國農業銀行鄂爾多斯(600295,股吧)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曹一剛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監察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連同曹一剛在內,近兩個多月來中國農業銀行系統已有三名分行領導被調查。
8月9日,白銀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中國農業銀行白銀分行黨委原書記、原行長劉興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國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紀委紀律審查和白銀市監察委員會監察調查。另外,8月3日,中國農業銀行云南省分行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陳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農業銀行紀檢監察組移交云南省監委,云南省監委指定昭通市監委管轄。目前,由中國農業銀行云南省分行紀委對其進行紀律審查,昭通市監委對其進行監察調查。
此外,曾經轟動京城并驚動國務院高層的中國農業銀行39億票據大案,又因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公布的一紙判決書再度引發廣泛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重要涉案人之一的原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投融部負責人龍芳,因不服其被給予禁止10年內從事銀行業工作、取消終身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行政處罰,一怒之下竟然將北京銀保監局告上了法庭。3月4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公布了“龍芳訴北京銀保監局”的一審判決書,并駁回了龍芳的訴訟請求。
值得關注的是,39億票據大案另一位涉案當事人,時任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辛銘則已復出。據中國農業銀行《關于對辛銘同志進行公示的通知》顯示,“根據《中國農業銀行領導人員選拔作用工作規定》(農銀黨發[2016]33號)的要求,現對辛銘同志公示如下”,公示時間為2020年3月10日至3月16日,通知中沒有明確辛銘擬任崗位。據悉,辛銘為副行級別待遇,參加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的日常工作,并以“行領導”的身份參加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的相關活動。
凈利潤下滑超過10% 減值損失同比增長超過34%
對于金融領域的腐敗問題,銀保監會今年以來多次強調,當前金融領域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銀保監會各級黨委、紀委將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為確保打贏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7月23日,中國銀保監會召開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堅決懲治重大金融風險背后的腐敗問題。堅持查清問題、防控風險、追贓挽損、彌補短板、重塑生態"五位一體"協同推進,推動清廉金融文化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需要重視的是,在違法違規問題頻繁暴露的同時,中國農業銀行業績也受到影響。8月30日,中國農業銀行公布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農業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391.72億元,同比增加15.99億元,實現凈利潤1091.90億元,同比減少131.82億元,下降10.8%
據了解,凈利潤下滑超10%的原因,半年報透露是受大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拖累。
與此同時,半年報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農業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超過34%。
在資產質量方面,中國農業銀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中國農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077.4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05.35億元;不良貸款率1.43%,較上年末上升0.03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余額3039.2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5.23億元;
不良率微升的同時,撥備覆蓋率則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撥備覆蓋率計提保持去年的速度,將進一步侵蝕中國農業銀行的利潤。因此,中國農業銀行上半年撥備計提還是比較保守的。
資深業內專家認為,對于中國農業銀行來說,更要以案為鑒,對各類風險做到警鐘長鳴,要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發現網記者羅雪峰 研究員周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