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樊妮燕 ○編輯 楓林
3日,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這也是今年首家在港交所掛牌的內地城商行。與A股市場脫離8年之久后,城商行或多數選擇赴港上市。
在香港IPO市場開始回暖之際,H股市場受到內地城商行的熱捧,繼青島銀行成功掛牌H股市場后,錦州銀行和鄭州銀行也有望年內掛牌。業內人士分析,城商行選擇H股市場上市,除了緩解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外,還因近期H股市場的投資氣氛有回暖趨勢。
在期盼已久的A股IPO重啟之初,青島銀行卻帶頭轉戰H股市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微博]副教授呂勇斌曾在采訪中說:“由于A股上市門檻較高,嚴重阻礙了中小銀行在A股上市的步伐。”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蘇杰也表示,在A股IPO路途艱辛的情況下,融資需求迫切的城商行加快了赴港上市的腳步。
盡管城商行登陸H股市場熱情高漲,但發行結果欠佳。公開招股期間,青島銀行和錦州銀行公開發售部分均未獲得足額認購,發行價均接近指導價區間下限。
據公開資料顯示,青島銀行此次上市,全球共發售9.9億股,每股發行價為4.75港元,為指導價格區間4.75-5.21港元下限,公司集資總額為42.75億港元,共有6名基石投資者對其認購總額約32.23億港元的發售股份,約相當于68.5%的發售股份,與同期招股的其他行業獲得的超額認購相比,較為冷清。
而計劃7日掛牌的錦州銀行發行期間更是遇冷,發行價為每股4.66港元,接近指導價格區間4.64-5.54港元下限。據悉,錦州銀行發行期間僅1家基石投資者選擇了認購錦州銀行發行股份的15%,可見投資者對銀行股的熱情度不高。
對于即將開始公開招股的鄭州銀行,是否能打破遇冷局面,投資者甚是關注。據悉,鄭州銀行計劃集資5億美元,約38.75億港元,將成為第七家赴港上市的城商行。
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發行結果,一位業內分析師認為,今年以來,規模較小的中資銀行股表現良好,其不良貸款水平也不算高,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銀行業面臨不良持續上升的風險。并且,前期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銀行,在股市中的表現并不突出,導致投資者對內地銀行的盈利能力和不良貸款的情況產生質疑和擔憂。
數據顯示,這三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相對較低。截至2015年9月30日,青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27%,是三家銀行中最高,仍明顯低于中國大型銀行的平均水平,但銀監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城商行的不良貸款率已出現連續11個季度的上升;此外,內地城商行在H股市場表現欠佳。在青島銀行之前赴港上市的4家內地城商行中,除盛京銀行外,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和哈爾濱銀行目前股價均分別低于發行價6港元、3.53港元和2.9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