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黃杰 深圳報道
由于資本市場向好及監管放開,等待已久的城商行A股IPO在今年有了實質進展。
西安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該行將于11月23日召開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四項審議事項中,包含《關于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議案》、《關于授權辦理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具體事宜的議案》。
無獨有偶。
江蘇銀行首發申請在7月獲得通過,已經登陸H股的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也重新計劃A股上市。
“6月至今我們鎖定了幾十家城商行客戶,IPO是最不急的,先鎖定客戶,再做諸如新三板類的項目。”華南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不完全統計,6月至今,已有河北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廈門國際銀行等宣布啟動A股上市。
區域和資產擴展催動上市進程
西安銀行11月6日通過官網公告,將于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審議《關于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議案》。
這家總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的城商行,2014年底時總資產突破1500億元,并于今年4月完成董事長職務交接。曾在西安銀行任職9年的原行長郭軍,在其履新董事長一職的演講中提到,公司“上市”是該行中期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西安銀行總資產1512.82億元,凈利潤18.10億元;67.93億元的當期營業收入中,中間收入為3.84億元,收入結構仍以傳統銀行業務為主。
監管指標方面,主要業務開展于西北地區的該行表現較佳,2014年底時不良貸款率為0.78%,撥備覆蓋率38.58%,銀行資本方面,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12%、12.24%。
目前而言,該行資本補充壓力并不大,一方面是分支機構較少,另一方面則是資本消耗業務體量較小。但該行似乎在改變此種現狀,2014年底時該行僅有3家分行,而至今已增至5家,另外3家分行也已獲批籌建。
區域和資產擴展的結果是資本補充需求的增加。2014年,該行仍遭中國信達、天元投資拋售,持股19%的前者無疾而終,而在持股1.67%的天元投資退出后,該行又引進了西安投控、西安城投、西安經開,三者分別買入14.5%、4.57%、4.33%股權。
與股權變更同時進行的是該行的增資擴股,根據銀監會3月份公告,西安銀行已完成10億股30億元的擴張。原有股東中,加拿大豐業銀行增持2.30億股,增持后占比19.99%;西安投控增持1.45億股,增持后占比14.5%。新增股東中中國煙草總公司陜西省公司買入6億股占比15%;北京順義大龍鄉建設開發總公司亦買入逾1億股。
此外,該行20億元二次資本債也已于上半年獲批發行,在資本補充工具較少的現狀下,該行在一年間完成資本補充50億元。
城商行密集啟動A股IPO
由江蘇銀行首發申請獲批開始,長達八年的城商行上市等待有了實質性進展。
證監會[微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信息披露系統顯示,除江蘇銀行外,目前有包括徽商銀行、貴陽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和盛京銀行等6家城商行,常熟農商行、江陰農商行、吳江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和無錫農商行等5家農商行在會。
其中,徽商銀行、盛京銀行已完成H股上市,而前者則在今年5月公告稱,擬在A股發行不超過12.28億股A股,并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完成發行。與徽商銀行一樣選擇重回A股的還有哈爾濱銀行,該行A股上市計劃已通過股東大會。
較早前宣布改變上市計劃的還有河北銀行,該行在8月的股東大會上宣布,將今年3月制定的H股上市計劃轉為A股上市。
10月21日,廈門國際銀行在官網掛出《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選聘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相關中介機構的公告》,征集有意向合作的上市相關中介機構,并進行公開選聘,其中包括上市投行顧問、上市法律顧問、上市會計師事務所。
在前述三家城商行中,廈門國際銀行資本補充需求較為迫切,2014年底時,該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60%、8.17%,較期初分別減少0.77個百分點和1.61個百分點。
“6月至今,我們對城商行客戶進行了集中路演,主要源于監管政策的放開,到目前已經儲備了幾十家客戶,能做IPO就做,不能做也可以嘗試新三板、資本債等業務。”前述券商投行部人士介紹稱。
處在“三期疊加”影響期的商業銀行,目前普遍處在收入結構調整、不良資產激增當中,對于體量較小、業務模式單一的城商行而言,資本補充壓力高懸。
對此,前述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對IPO客戶主要看總資產、募集資金和監管指標中比較優質的,“我們的客戶中目前還沒報會的,但隨著政策放開、注冊制的推進,謀求IPO的中小銀行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