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艷 經濟觀察網獲悉,近日,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審核,江蘇銀行獲得非法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獲批。
沒錯,您沒看錯,銀行也能進行股權投資了。
此次非法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的獲批,意味著江蘇銀行獲得除銀行理財產品外的第二個表外產品發行牌照。未來,江蘇銀行自主管理的項目可以不再發行銀行理財產品,轉而發行有限合伙基金或在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契約型私募基金。這不僅豐富了商業銀行投行與資產管理的產品線,也補足了銀行無法進行直接股權投資的短板。
接下來,江蘇銀行將可以管理人身份發行包括但不限于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等多種產品,形成新的資產管理平臺與利潤增長點。
《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這意味著國內商業銀行目前尚不能直接持有企業的股權或認股權證。不過,國家開發銀行此前通過特批,獲得了目前國內銀行業唯一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
不過今年以來,監管政策有所松動。今年5月,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在國新辦政策吹風會上表示,計劃推動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機制研究。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創新投貸聯動等融資方式支持創新企業。
而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在10月底舉辦的“2015浦江創新論壇”科技金融高峰論壇上也透露,科技部計劃與人民銀行[微博]和銀監會一起,選擇若干符合條件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商業銀行試點投貸聯動,積累經驗后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