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另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平安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97億,移動端APP用戶總量逾7000萬,分別較年初增長43%和268%。陸金所前三季度總交易量9264億元,同比增長逾9倍。
本報記者 朱志超 深圳報道
上市險企2015年三季報披露逐漸拉開帷幕。
10月27日晚,中國平安[微博](601318)公布其前三季度的業績:總資產4.6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2.7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52.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3283.4億元,較年初增長13.4%,這是“巨無霸”中國平安日前交出的三季報成績單。
窺探三季報數據,中國平安今年前9個月業績各項指標的大幅增長,主要受益于上半年資本市場的紅火表現,以及自身核心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雙輪驅動”。
險資投資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1.6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5%。凈投資收益率較6月末的5.1%上升至5.6%,較2014年末的5.3%亦有0.3個百分點的提升,年化總投資收益率7.8%。
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官陳德賢日前接受采訪時曾預測,下半年總投資收益將保持與上半年接近的水平,不會隨著資本市場的震蕩出現大的改變。“宏觀面上,結構性、周期性調整同時發生,我們會更謹慎一些,險資組合中偏向于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同時拉長久期?!?/p>
另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三季度末,中國平安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97億,移動端APP用戶總量逾7000萬,分別較年初增長43%和268%。陸金所前三季度總交易量9264億元,同比增長逾9倍。
金融板塊增勢平穩
細剖各大支柱業務的發展情況,保險方面,截至9月末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2341.5億元,同比增長16.2%,個人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2107.9億元;前三季度實現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51.7%達642億元。
產險方面,實現保費收入1216.4億元,同比增長15.7%,前三季度綜合成本率為94.4%;養老險方面,今年前9個月養老險長期險和短期險業務累計規模分別為50.85億元和86.9億元,企業年金受托資產1183.5億元。
去年作為全集團利潤貢獻大頭的平安銀行,亦于一周前發布半年報。該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3%至177.4億元;存款及貸款余額分別較年初增長12.4%和18%。
但記者留意到,銀行資產質量承壓依然是行業的難解命題。截至三季度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62億元,較年初增幅達54.3%,1.34%的不良率較年初上升達0.32個百分點;貸款撥備覆蓋率為167%,較年初下降34個百分點。
險資投資方面,截至三季度,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達1.6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9.5%。凈投資收益率較6月末的5.1%上升至5.6%,較2014年末的5.3%亦有0.3個百分點的提升,年化總投資收益率7.8%。
報表數據顯示,中國平安前9個月投資收益達1065.23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98%,對此該公司在三季報中解釋稱:“主要得益于抓住資本市場投資機會,合理配置投資資產?!?/p>
截至9月末,平安資管資產管理規模達1.8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8%,其中第三方資管規模達2334億元,較年初增長37.8%;同期平安信托資管規模為4308.4億元,較年初增長7.8%,其中集合信托中融資類信托資產管理規模為1064億元。
去年歷經高層大換血的平安證券[微博],今年業績可圈可點。原平安銀行副行長謝永林、原平安銀行廣州分行行長楊志群空降平安證券任董事長和總經理,隨后高管團隊更吸納曾任eBay[微博]美國總部首席工程師的蔡新發和有23年監管部門工作經歷的原中登公司總助張漢玉。
今年前三季度,平安證券在債券主承銷家數上市場排名第二,IPO主承銷家數排名市場第三,經紀業務前三季度累計新增客戶216.7萬,且互聯網渠道對新增獲客的貢獻度從2014年年底的14%猛增至50%。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平安資管、平安信托、平安證券分別實現凈利潤8.2億元、10億元、16.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8%、34%和217%。
互聯網用戶規模近2億
作為“兩輪驅動”的另一輪,中國平安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增長同樣不俗:截至9月末,其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97億,移動端APP用戶總量逾7000萬,分別較年初增長43%和268%;前三季度月活躍用戶量亦接近2700萬,同比增長153%。
或許,從這一系列爆發式增長的數字背后僅能窺探出其業務發展態勢的迅猛,但近數月來大刀闊斧的整合動作卻昭示著中國平安互聯網子公司的轉型路徑:
先是3月末,平安集團將直通貸款業務、陸金所轄下的P2P小貸及信用保證保險事業部三個業務群剝離后成立“普惠金融”業務群;7月宣布平安付、萬里通將拉開整合的帷幕;日前更有陸金所聯袂前海征信轉型打造針對P2P機構的開放性服務平臺。
“實際上,這意味著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戰略已經走過了‘摸著石頭過河’、野蠻生長的階段,進而步入業務集群整合的‘深水區’?!鼻笆銎桨布瘓F高層人士透露。在她看來,互聯網金融本質還是金融,集團旗下多個互聯網子公司與核心金融業務還需要較大的協同效應。
更為直觀的是,歷經整合后的數個互聯網子公司業務群業績更呈現迸發式的增長。如上半年完成“小陸金所+平安普惠”的雙線整合后,陸金所累計注冊用戶數已近1500萬,前三季度總交易量9264億元,同比增長逾9倍,個人零售端交易量3174億元,同比上漲超過6倍;其中P2P交易量299億元。
前三季度,同樣歷經整合后的平安付與萬里通,其整體交易規模高達9654億元,同比增長逾12倍;而作為平安付的拳頭產品——“壹錢包”,累計注冊用戶數位3242萬,萬里通累計注冊用戶9775萬,前三季度新增積分發放33億元,同比增長逾2倍。
去年下半年起重新定位于“成為國內最大的開放式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的平安金科,其產品主體一賬通已累計用戶7100萬,管理用戶資產超過1.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