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宜賓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確定為全國11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四川唯一入選的城市。

4月7日,從宜賓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為全面推動“電動宜賓”建設,促進宜賓動力電池、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沿江綠色發展典范,今年3月26日,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全面推進“電動宜賓”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十四五”期間全市建設充電接口4萬個以上
根據《方案》,宜賓市全面推動“電動宜賓”建設的總體目標是:以三江新區、翠屏區、敘州區、南溪區為核心示范區,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筠連縣、珙縣、興文縣、屏山縣為加快發展區,全面推動“電動宜賓”工程,探索形成電動化推廣應用的“宜賓模式”。
“十四五”期間,全市建設充電接口4萬個以上、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10座、重卡換電站60座、儲能示范項目5個,構建以城市公共快速充電為主、內部專用充電為輔、私人充電隨車配套、特定環境換電試點的充換電服務網絡體系。大力營造新能源汽車加速推廣應用良好氛圍,公共領域、專用領域車輛保有量電動化率原則上達到90%以上,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30%。
強化支持保障全面推進“電動宜賓”建設
據宜賓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宜賓市圍繞交通廊道、景區景點、加油(加氣)服務站、客運集散中心、大型公共停車場等重要區域,按照中心城區向周邊區域輻射發展的原則,科學合理布局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充電站127座、充電樁1143根、快速充電接口2528個;建成重卡換電站1座。中心城區公交車更換827輛,電動化率81%;中心城區城市環衛清掃車和蜀南竹海景區服務車電動化率達到100%。
為全面推動“電動宜賓”建設,此次印發的《方案》,新增了公共充換電基礎設施補助、新能源電動汽車購置補助、差異化交通管理路權等支持政策。不僅如此,宜賓市還將調整充實“電動宜賓”工作推進專項小組,全面領導、統籌“電動宜賓”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下一步,宜賓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進一步細化“電動宜賓”任務方案,形成工作任務臺賬,會同市級部門和各區(縣)全力推進“電動宜賓”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多措并舉探索形成電動化推廣應用的“宜賓模式”
根據《方案》,今后,宜賓市將通過開展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信息通訊融合發展、推動動力電池與新能源汽車提質增產、探索創新推廣應用模式等重點工作,探索形成電動化推廣應用的“宜賓模式”。
加快公共充電設施建設、推動重卡換電站建設、推進儲能示范項目建設。2022年6月前,核心示范區新建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10座、快速充電接口1050個,加快發展區新建快速充電接口900個。到2025年,核心示范區快速充電接口達到3600個、加快發展區快速充電接口達到4400個,形成核心示范區城區充電基礎設施覆蓋半徑小于2公里,加快發展區城區充電基礎設施覆蓋半徑小于3公里,中心鎮充電基礎設施全覆蓋的快速便捷充電網絡。
同時,搶抓全國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城市(重卡特色類)機遇,加快推進重卡、乘用車(物流車)換電示范站建設。2022年6月前,核心示范區新建重卡換電站5座以上。到2025年,核心示范區重卡換電站達到37座、加快發展區重卡換電站達到23座,基本形成全市換電標準統一,車、電池、換電站兼容共享的重卡換電體系。
圍繞大數據中心、5G基站、微電網充電設施、工業園區節能減排低碳用能等,探索建設儲能融合發展新場景。2022年6月前,核心示范區新建儲能示范項目2個,2025年全市累計建成儲能示范項目5個。
加速新能源電動汽車推廣應用。持續提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比重。深化公交車電動化應用,全市新增和更新公交車100%采用新能源電動汽車。積極推動巡游出租車、網約車電動替代,新增和更新車輛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2022年6月前,三江新區、翠屏區、敘州區巡游出租車電動化率力爭達到100%,推廣應用新能源電動網約車200輛。2025年全市巡游出租車、網約車全面電動化。推動中短途客運車輛電動替代,持續推進農村客運“金通工程”,鼓勵有條件的線路采用新能源汽車。
加快實施專業領域車輛電動化,推動重卡換電示范、推動環衛車輛電動替代、推動公務領域用車電動替代、推動城市物流車輛電動替代、推動景區用車電動替代。2022年6月前,核心示范區推廣電動重卡300輛,城市環衛清掃車電動化率達到100%,蜀南竹海、興文石海、李莊古鎮等重點景區內服務車輛電動化率達到100%;2025年全市累計推廣電動重卡3000輛,全市景區服務車輛電動化率力爭達到100%。
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信息通訊融合發展。探索建設車路協同示范區、建設城市碳大腦智慧平臺、建設充電智能服務平臺。加快推動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完善車車通信、車路通信、車內通信等網絡部署,逐步開展無人駕駛接駁、自動駕駛物流等車路協同場景建設。2022年6月前,三江新區建成車路協同應用場景,力爭2024年將三江新區建成車路協同示范區。2025年全面建成集看碳、析碳、管碳于一體的城市碳大腦智慧平臺。
推動動力電池與新能源汽車提質增產。堅持市場導向,全面提升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及配套產品的研發、生產、質量管控、宣傳和售后服務水平,做大做強“宜賓造”。支持凱翼汽車加快新能源電動汽車及智能汽車產品開發進程,積極引進、研制換電車型,盡快上量達產。加快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提升整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加快推動四川時代、時代吉利動力電池及配套項目落地建設和竣工達產。
來源:宜賓市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