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金小莫)訊,11日晚,納微科技(688690.SH)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定增的方式,募資不超過1.97億元。所募得的資金將用于收購賽譜儀器43.96%的股權(1.13億元)、改造常熟納微的產線產能(2954萬元)、補充流動資金(5400萬元)。
三個募投項目中,收購賽譜儀器所需要的資金最多,也顯得更為重要?!犊苿摪迦請蟆酚浾咦⒁獾剑饲?,納微科技已擁有賽譜儀器33.41%的股權,此次并購完成后,納微科技將合計持有賽譜儀器77.37%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對此,納微科技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解釋稱,納微希望圍繞高性能微球材料應用相關的關鍵儀器和設備積極布局,為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賽譜儀器在蛋白純化系統方面也有十年積累,本次整合后將全面強化創新能力,特別是原美國必達泰克公司聯合創始人周新博士已入職擔任CTO,希望攜手在高端科研儀器領域實現更多突破。”納微科技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IPO不足一年后的首次增發
此次,納微科技定增值得關注的點主要有二:一則是定增的時間。此時定增,距離納微科技的IPO尚不足一年。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統計,在科創板已上市企業中,IPO后不足一年即定增的企業僅有三家,另兩家為皓元醫藥(688131.SH)、豪森股份(688529.SH)。
一年兩次募資,是公司資金緊缺,還是募投項目非常緊俏呢?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納微科技于2021年6月23日在科創板上市,首日即大漲1273.98%,是科創板首日漲幅第一。不過,由于納微科技的股票發行價定價過低(僅為8.07元/股),使公司僅募得了3.55億元,實募金額相較原計劃低15.63%。
對此,有券商人士表示,“首發項目投入到達產有一定時間周期。一般按先后順序投入,后續資金短缺可以啟動再融資。”
與此同時,從公開信息看,截至2021年年底,納微科技已累計使用募集資金2.49億元,另有利息收入為255萬元,因此,募集資金的余額為6132萬元。另據年報,截至2021年底,納微科技賬上有貨幣資金3.76億元;而在2021年,納微科技的營業總成本為2.54億元。
據此推測,在扣除公司日常經營開銷后,納微科技現有資金難以支撐公司大規模的并購,加之IPO募集資金并不富裕,納微科技或因此選擇再次定增。
從定增方案來看,納微科技計劃以簡易程序向不超過35(含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320萬股。目前,這35名特定增發對象仍未確定。
進一步押注賽譜儀器,加碼蛋白純化領域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于納微科技的并購標的,即賽譜儀器。后者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家主要從事蛋白純化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目前已推出SCG系列、SCG-P系列、SDL系列等用于大分子分離純化的產品以及Relianx系列等用于小分子分析純化的產品。
有跡象表明,納微科技對賽譜儀器“鐘情”已久。
據招股書,2018年,納微科技甚至通過對賭協議的形式,獲得了賽譜儀器23.044%的股權,而截至招股書披露,納微科技合計持有賽譜儀器33.41%的股權,已系后者的第一大股東。
此次,公司又進一步強化控股地位,納微科技表示,可“將公司產品線從色譜填料/層析介質、色譜柱拓展至蛋白純化系統,為生物醫藥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純化層析解決方案?!?
而在招股書中,納微科技也曾對投資賽譜儀器做出說明,稱:由于公司的色譜填料、層析介質產品與賽譜儀器的蛋白純化系統的主要客戶均為生物制藥企業和研發機構,在市場推廣和銷售渠道上具有協同效應,因此公司投資入股賽譜儀器。
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0年3月,蛋白純化系統幫助納微科技實現營收387萬元、54萬元,分別占總營收的3.06%、2.13%。此外,同一報告期內,賽譜儀器還是納微科技的第一大供應商。
因此,此次并購完成后,賽譜儀器將成為納微科技的控股子公司,納微科技的上游供應鏈也有望得到進一步的完善。
至于另兩項募投項目,其一:擬淘汰原項目中1000噸/年光擴散粒子產品,置換為40噸/年瓊脂糖微球和10噸/年葡聚糖微球產品。其二:補充流動資金。納微科技稱,前者有利于提升公司產品附加值;后者有利于緩解公司未來的資金壓力,保障公司業務規模的拓展和業務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