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金小莫
27日晚間,康希諾(688185.SH)披露的2021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43億元,同比增長17174.82%;歸母凈利潤19.14億元,同比扭虧;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8.00元(含稅)。
營收雖有高增長,這份成績單卻難及市場預期。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從50億元到70億元,市場此前對康希諾的2021年營收規模曾有過不同的預期,但均高于現在43億元的實際營收。
例如:天風證券、東興證券分別在研報中對康希諾2021年的營收給出了79億元、74億元的高預期。與此同時,康希諾也給自己設置了“2021年營收60億元”的最低目標。據康希諾于2021年9月公告的《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觸發該激勵計劃的最低考核指標之一系:公司于2021年的營收“不低于60億元”。
以60億元計算,康希諾的實際營收較預期打了七折。因此,與年報一同披露的,還有《關于作廢部分已授予但尚未歸屬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據稱,因業績不達標,康希諾將作廢用于員工激勵的45.41萬股限制性股票。
關于經營業績,《科創板日報》記者試圖聯系康希諾,但截至發稿,企業投資者關系部門的電話始終處于占線狀態。
超40億:新冠疫苗海外銷售占大頭
截至目前,在國內市場,康希諾共有三款疫苗產品獲批上市,分別為于2021年2月在國內附條件上市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克威莎、于2021年6月獲批上市的二價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MCV2、于2021年12月獲批上市的四價腦膜炎結合疫苗MCV4。
據公開數據,2021年前述三款疫苗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共12.43億元。不過,康希諾并未對這三款疫苗的銷售作拆分,但由于MCV4于2021年年末上市銷售有限,因此可以推測,12.43億元的銷售主要來自MCV2和克威莎。
除國內市場外,康希諾還有30.57億元的銷售額來自境外。截至2021年底,康希諾僅有克威莎在境外多個地區和國家獲批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因此,該部分銷售額預計由克威莎貢獻。
雖然這樣的銷售額算得上不俗,但若對比同行來看,仍稍顯遜色。
比如,同樣有新冠疫苗在手的科興生物(NASDAQ: SVA),2021年上半年銷售額就達到了110億美元(約為699億元)、凈利潤為51億美元(約為324億元)。
智飛生物(300122.SZ)2021年半年報則顯示,全資子公司智飛龍科馬上半年實現營收53.13億元,實現凈利潤34.49億元。平安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研報認為,考慮到龍科馬的產品結構以及上半年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尚未形成實質銷售,估計龍科馬的收入主要來自新冠疫苗。
營收不及預期或因產能放量不足
從70億到40億,有分析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造成康希諾營收不及預期的主要因素,或是因為公司新冠疫苗產能放量不足,進而影響銷量。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康希諾的新冠疫苗年產能大約是4億-5億劑。其中天津廠2億劑,與上海醫藥(601607.SH)合作建設的上藥康希諾上海寶山工廠另有2億劑產能。此外,康希諾生物與江蘇合作方還涉及幾千萬劑的產能。
但據有關券商推測,受上游供應鏈緊張影響,康希諾新冠疫苗以上近5億劑的產能在2021年可能并沒有得到完全釋放。
以上藥康希諾上海寶山工廠為例,據上海經信委近期消息,作為克威莎的上海產地,上藥康希諾“積極與上下游產業鏈近20家單位精準對接、及時聯動。正在開足馬力,24小時不間斷運轉,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疫苗生產供應保障工作,從春節至今每天約有25-30萬劑疫苗生產下線。”據此,上藥康希諾目前月產能大概在750萬劑-900萬劑左右。
對比來看,據公開信息,科興生物新冠疫苗的年產能超20億劑;智飛生物新冠疫苗的年產能可達5億劑。
除產能因素以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克威莎降價或是公司營收不及預期的另一個原因。
雖然康希諾并未披露克威莎的售價,但《科創板日報》記者查詢到的數據顯示,克威莎海外(墨西哥)售價約18.7USD/劑,折合人民幣在120元/劑左右。而據公開信息,在上市之初,新冠疫苗在國內部分地區的定價在200元/左右。
與此同時,從年報看,相較境外市場74.43%的銷售毛利率,克威莎境內市場的銷售毛利率也略低,為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