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31日訊(記者 郭帥)“3•15晚會”曝光湖南插旗菜業、錦瑞食品“土坑酸菜”亂象引發巨大關注,也給方便面行業帶來巨大影響,一邊是康師傅、統一忙不迭的道歉、解釋,一邊是白象在被“野蠻消費”,而另一邊今麥郎則在忙著“辟謠”。
3月19日晚間,今麥郎微博發布“今麥郎是100%的中國民營企業,沒有1分錢外資”、“今麥郎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我們更沒有上市”等辟謠內容。記者查詢發現,今麥郎的歷史股東中確有過日清食品等外資,但目前已退出股東序列。此外,今麥郎于2020年底聘請中信建投作為上市輔導機構,已完成兩輪輔導。
靠著主打下沉市場性價比的“一桶半一袋半”發展起來的今麥郎,于今年年初推出高端新品牌“拉面范”,在發力高端化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仍是今麥郎繞不過去的坎。中國網財經記者留意到,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涉今麥郎方便面投訴有239條,大部分投訴原因均為在今麥郎產品中吃出異物。
今麥郎辟謠被疑“蹭流量營銷”
3月19日晚間,今麥郎官方微博發布“今麥郎是100%的中國民營企業,沒有1分錢外資”、“今麥郎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我們更沒有上市”等辟謠內容。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個時間節點今麥郎發布這些內容不象是辟謠,更像是一種營銷。
公開資料顯示,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于1994年成立,總部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是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業務涵蓋方便食品、掛面、飲品等三大板塊,擁有年產方便面120億份、日處理小麥5500噸、年轉化小麥180萬噸的生產能力。公司2005年成立飲品公司,擁有生產線90多條,能夠生產包裝飲用水、茶飲料、乳酸菌飲料等多種飲品。
天眼查顯示,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2.6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范現國,公司股東為范現國、和成安、范明強、今麥郎投資、安陽嘉祺、安陽嘉勝、安陽嘉恒和天津富邦凱瑞,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是公司曾用名。
盡管目前的今麥郎是純內資企業,但日清等境外資本也確曾出資入股今麥郎,并對今麥郎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較多助力。其中,統一企業直至2016年5月才將今麥郎的股份轉讓給駿麒資本;而日清食品也是在2015年前后,才將參股的3家“今麥郎系”公司股份售出。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底今麥郎在證監會備案了上市輔導信息,由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公司上市輔導機構,并于2021年內完成了兩次輔導。而此前,早在2017年今麥郎就舉辦了上市啟動會,宣布將向資本市場發起沖鋒,2019年還曾傳出公司欲借殼萊茵體育上市的消息,但最終不了了之。
天眼查顯示,今麥郎今年1月份完成了6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是加華資本。
發力高端化難改食安問題頻發
靠著主打性價比的“一桶半一袋半”發展起來的今麥郎,于今年年初推出高端新品牌“拉面范”,主打0油炸、健康化、高端化標簽。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在北京大悅城“拉面范小面館”活動現場表示,“減油、減糖、減鹽將成為國民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希望讓祖國的下一代吃上0油炸健康面。”
在發力高端化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仍是今麥郎繞不過去的坎。早在2016年,今麥郎就因方便面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被消費者索賠450萬元而鬧的沸沸揚揚,該案也被稱為方便面“天價索賠”案。
近年來,今麥郎宣稱公司配備數十臺總價值超過1000萬的進口檢測設備,制定并完善一系列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同時通過了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但仍屢次因食品安全問題被投訴。
中國網財經記者留意到,在某第三方投訴平臺上,涉今麥郎方便面投訴有239條,其中近30天投訴量達42條。據記者粗略統計,這42起投訴中,大部分投訴原因為在今麥郎產品中吃出異物。
在3月11日發起的一起投訴中,消費者表示,在今麥郎香鍋地道辣面中發現人體毛發樣異物,“在線下超市購買了一桶今麥郎香鍋方便面,打開外包裝后發現料包內有一根約五厘米長的人體毛發。料包包裝完好、未拆,毛發清晰可見。”消費者認為這是今麥郎生產的嚴重疏漏,擔心誤食異物會損害身體健康,要求今麥郎廠家賠償其1000元并就異物問題作出解釋。該起投訴目前顯示狀態為“已完成”(今麥郎跟進處理且消費者接受了處理結果)。
在3月15日發起的一起投訴中,消費者稱在今麥郎一袋半重慶小面面餅上有不明物體,“打開包裝袋后發現面餅上附著黑色不明物體,嘗試用手摳下來,查看是黑色硬物,不清楚是蟲子的一部分還是其他的什么東西,客服熱線打了一直沒人接。”消費者上傳的視頻顯示,在方便面餅上嵌有一塊黑色的硬物,消費者嘗試用手將其摳下來,但仍有部分黑色物體牢固附著在面餅上。該起投訴同樣是“已完成”狀態。
在“土坑酸菜”事件之后,作為方便面行業重要企業的今麥郎將如何發展?未來高端化戰略下,產品的食安問題能否改善?中國網財經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