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輝瑞中國企業資深顧問馮丹龍將提交一份關于“完善和強化乳腺癌慢病‘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提案,建議推廣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落實規范化診療。
提案指出,當前乳腺癌已經成為全球發病率第一的癌癥,且占全球女性新發癌癥總數的24.5%。近年來,隨著診療技術發展和創新藥物的臨床應用,使我國乳腺癌治療取得長足進步,患者生存率大幅提升,但在臨床管理規范性、團隊建設專業性以及醫療保障公平性等方面的發展相對滯后,仍是我國乳腺癌防控的“短板”。
對此,馮丹龍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積極推廣乳腺癌“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模式,落實規范化診療
構建以患者為核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是提升乳腺癌預后和生存水平的關鍵。腫瘤規范化診療不僅要求對患者治療過程進行規范管理,也需要重視康復治療,包括長期護理、營養和心理支持。
近年來,在國家癌癥中心指導下,以質控指標為基準、以乳腺癌規范診療中心建設為依托,通過各級規范診療示范中心帶動各個地區的乳腺癌規范化診療,推動“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在各地落地,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需進一步從政策要求角度加以強化。同時,城市與農村地區的乳腺癌生存率差異依然明顯,特別需要繼續強化基層能力,進一步落實規范化治療,提升治療均質化程度彌合城鄉、區域差異,推進將乳腺癌轉變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第二.試點個案管理模式,加強乳腺癌慢病管理專業力量建設
社會醫學模式下,腫瘤患者院外康復問題也日益凸顯。目前,腫瘤個案管理師一職,在歐美國家和中國臺灣地區盛行已久,并廣泛應用于腫瘤慢性病等多病種,但我國大陸地區個案管理模式的開展尚處起步階段。近年來,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有些醫院嘗試進行了個案管理模式的實踐,但面臨著缺乏對個案管理師專業培訓、資質準入及系統管理等一系列問題。
建議以乳腺癌為切入口,從國家層面推行乳腺癌個案管理師職業 “試點”工作,建立多學科團隊管理服務機制(包括腫瘤個案管理師、腫瘤心理學、腫瘤遺傳學等),完善管理專業體系。后續將該模式逐步向“跨癌種、跨學科、跨區域”方向擴展和推廣,以促進腫瘤慢性病的全周期管理,以及切實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等相關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
第三.將公平性納入藥物價值評價維度,繼續提升癌癥醫療保障水平
公平性是有效醫療保障的根本。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公平性考量時明確指出,醫療資源應向未滿足需求更高的疾病領域傾斜,對未滿足需求更多的疾病治療、面臨更嚴重疾病的患者給予支持,降低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可能性。促進保障的公平性是我國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目標,也是當前醫保制度改革的重點。
隨著抗癌創新藥物數量與種類的不斷增加,將公平性評價納入藥物綜合評價維度,結合衛生經濟學評估,對提升乳腺癌等癌癥的臨床治療方法選擇及用藥可及性,規范、優化治療方案,促進用藥可及,完善醫療保障體系,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