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P2P >
“中晉系”騙倒十余萬投資者 仍有投資者稱信得過
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16-04-14 15:11:52

4月6日,“中晉系”理財平臺和資產管理公司被警方查處,相關人員被警方抓獲。這一涉及十多萬人、300多億元資金的“理財帝國”就這樣轟然倒地,留下一群茫然無措的投資人憂心忡忡,欲哭無淚。

金鹿財行“出事”的余波未平,“中晉系”涉嫌非法集資波瀾再起。今年以來,相關監管部門對于不法理財公司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整治正頻繁加碼,但監管似乎總在事件惡化和爆發之后才姍姍來遲。

對于投資者來說,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判斷能力,警惕“高息”、“保本”等夸大宣傳,厘清資金投向,避免在“你看中別人的利息,別人看中你的本金”的騙局中招才是真章。而監管機構也需要對打著金融創新旗號的理財平臺進行摸排,主動應對,化解風險。

假裝“高大上”

既e租寶之后,中國又一家百億級的理財平臺爆發“風險事件”。記者從上海警方獲悉:今年4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根據群眾舉報在上海浦東新區、黃浦區、靜安區等地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非法集資詐騙犯罪的國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中晉一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等“中晉系”相關聯的公司進行查處,實際控制人徐勤等人在準備出境時被公安人員在機場當場截獲,其余20余名核心組織成員在4月5日也被全部抓獲。

4月6日下午,當記者來到陸家嘴未來資產大廈——“中晉系”辦公所在地時,這里已經集聚了數百名投資者。《經濟參考報》記者看到,中晉資產公司的大門緊鎖,玻璃門上貼出公告“中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涉嫌違法犯罪,已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據一名現場保安介紹,上午10點左右,中晉方面還在進行正常交易,還有不少客戶在簽單,后來很多警察進入交易大廳,并讓客戶離場。

一位女性投資者說,前一天她還通過中晉的客戶端拿到了利息,認為一切正常。后來聽說有朋友選擇“利息提款”時資金卻遲遲未到賬,這才覺得“事情不對勁”。

有知情網友曬出“內幕”稱,中晉核心層20人左右本計劃包機經香港飛往意大利,參加一名公司高管的婚禮,但行程無法完成,“被堵了回來沒能出境”。

更有疑似中晉“美女員工”微信朋友圈曬公司大筆發放現金的照片廣為流傳。“中晉系”常年冠名贊助上海一知名電視節目,還拉來“九球天后”潘曉婷作為其形象代言人。

經上海警方調查,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為實際控制人的“中晉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其他省份投資注冊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業,租賃高檔商務樓,雇傭大量業務員,通過網上宣傳、線下推廣等方式,利用虛假業務、關聯交易、虛增業績等手段騙取投資人信任,并以“中晉合伙人計劃”的名義變相承諾高額年化收益,向不特定公眾大肆非法吸收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中晉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中晉資產在其宣傳網頁上聲稱,“截至2015年12月29日,中晉合伙人投資總額已突破303億元”,其4月1日最新募集成功的“中晉一期”,共募得資金52.6億元,資金投向是非上市公司可轉債和股權。這些數據暫時還未得到警方的證實。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中晉、金鹿、快鹿,這些倒掉的、披著各種外衣的理財公司,曾經無一例外貌似一個實力雄厚、令人景仰的“高大上”金融機構,通過明星代言、電視節目冠名等廣告宣傳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警方表示,這種所謂的“金融創新理財平臺”近年來層出不窮,運作好的能存活個五六年,運作不好或者創始者本身就是為了騙錢跑路的話,往往一兩年之內就會土崩瓦解。

“他們能夠吸收這么大量的資金,一是本身利用了社會民眾、特別是中老年人對金融理財產品的不熟悉,用高額的年化利率為誘餌,瘋狂吸儲。二是奢華的包裝與宣傳,中晉系在外灘的洋行大樓,陸家嘴的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未來資產大廈等上海地標性商務樓中租用辦公場所,以此彰顯自身的實力雄厚。”警方稱。

更為一致的是,他們對外發行的產品都有著高收益率。比如,“e租寶”推出的多款產品中,預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間;而中晉資產目前提供的活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則在7%到9%之間。而同期的余額寶等正規貨幣基金剛剛夠上3%。

以超高收益率為餌

不法理財平臺動輒10%、20%以上的活期理財收益,足以打敗任何正牌金融機構的投資收益。

以社保基金為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網站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末,社保基金成立以來的年平均收益率為8.38%。

最新的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五年期以上為4.9%,一年內的貸款利率則為4.35%。而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面臨破4,預期收益率超5%的產品已屈指可數。

“理財公司賣產品還得給銷售極高的業績提成,還有線下各種實體店的成本支出、廣告費用等等,這些都是成本。”財經評論員陳宇說,加上支付給投資人10%以上的收益,員工5%-6%的傭金,這些公司實際的成本支出至少在20%甚至30%。這些公司活下去的辦法只有不斷騙錢。對于老百姓來說,收益上看,這些民間理財公司收益高出正規銀行理財產品5個、8個百分點。但風險上,可能血本無歸。

資金只有真正地流向實體經濟,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這種收益才是穩定可靠的,否則風險將則會急劇放大。

上海某商業銀行理財經理丁暉表示,多數民間理財資金的流向一是金融領域,被拿去投資或炒作某種資產,比如股市、樓市、匯市、期貨、貴金屬、藝術品等。“錢流向金融資產,能否賺錢是不確定的,如果發生了虧損,窟窿大了誰都堵不住,投資人的收益甚至本金就命懸一線了。不正規的貴金屬交易平臺、參與股市場外配資的P2P平臺等都是這種情況。”丁暉說。

另一種情況則是流向了平臺自身或關聯公司,最終流向了管理層個人的腰包。e租寶、中晉系等便是這種金融詐騙的典型代表。

這些騙局,大部分是利用超高收益吸引投資人,而投資者面對不尋常的高息收益是多少有所覺察甚至是清楚的,但很多人愿意去賭一把,存在僥幸心理。剛開始半信半疑,嘗到甜頭后便開始加大投入,即使后來發現可疑,也總覺得自己不會成為最后的“接盤俠”,以至于越陷越深。

在中晉位于未來資產大廈的門店內,一位姓蔣的女士說,她4月1日剛剛買了中晉理財產品,“開始想投一百萬的,后來想想還是不放心,最后買了30萬。現在出事了,我不關心公司是不是有問題,我只想盡快要回我的本金。”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獲悉中晉系出事的投資人都還抱有這樣的想法:“暫時先不報案,等等看,說不定有別的資產公司來接盤,這樣資金還是安全的。我們非常擔心,一旦報案了,事情搞大了,資金凍結就無法取出本金了。”甚至有投資人說,“你們媒體不要來抹黑中晉,我信得過它。”

中晉資產去年曾推出了一款年化收益率40%的“永久合伙人產品”,但規定不能贖回本金。按照中晉方面給出的說法,這款“限量限購產品”,兩年多即可收回本金,第三年開始就賺錢了。中晉的銷售員還告訴投資人,“如果急需用錢,還可以通過中晉的O2O平臺去擔保貸款”。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經濟與社會政策系副教授魏陸表示,這種發行但不能拿回本金、年收益率高達40%的理財產品,本身就是極不正常的,簡直就是一個“龐氏騙局”。

投資者長點心

專業人士表示,對于投資者來說,理財資金無論流向了實體經濟還是金融領域,認真考察理財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都很重要。投資者要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流動性要求、風險承受能力等來選擇投資理財產品。

監管和違規作惡者,是貓捉老鼠的游戲。貓不能一下子把老鼠捉凈,投資者被騙,最終買單的還是自己,因此投資者就要多多提高自己的風險防范意識和判斷能力了。

“在大多老百姓的理念中,除了股票,其他的投資理財都應該是保本甚至是保息的。這種想法根深蒂固,必須徹底打破才能建立起風險意識,才能少被騙。”銀率網分析師閆自杰認為,“剛性兌付”想法的存在,一是源于以儲蓄為主的投資渠道匱乏時代的經驗,二是基于虛幻的“政府隱形擔保”期望。時至當今,金融市場的廣度和復雜性日益加深,騙子會利用各種監管漏洞欺騙公眾,出了問題政府會采取法律形式治理但不會去兜底投資者的損失。

投資者更不能以僥幸心理去“賭”高收益。專家表示,中國經濟處于結構調整和轉型期,經濟增速下行導致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普遍較低,特別是一些傳統的產能過剩行業。借錢投向了實體經濟的借款人,能支付的利率不可能長期高于其盈利能力。

陳宇給普通百姓辨別騙子公司支招說,“看財富管理公司是否是騙局,第一看廣告,廣告越多,基本倒閉越快;第二看辦公場所,場地越高檔,離騙局越接近;第三看業務員工資,銷售人員傭金約高,基本出問題概率越大。”

此外,降準降息政策也使無風險利率下降,致使各類資產收益率不斷走低。經濟轉型不會一蹴而就,順勢而為,投資者也應轉變心態,積極接受較低的收益水平。投資者期望超高收益能長期維持,是不現實的。

理財平臺的“風頭”也在日益收緊。就在中晉系事發前一天,即4月5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了《本市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當前非法集資問題日益突出,案件高發多發,要求進一步加強日常監管,嚴格控制風險高發行業市場準入。上海市金融辦也已加強排查。

標簽: 人稱 投資者 晉系

猜你喜歡

宜信小貸旗下宜享花以“提額”誘導用戶開會員遭密

近期,海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通報稱,經巡查檢測發現,宜享花等11款APP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違規...更多

2021-12-13 11:48:06

摸著石頭過河 螞蟻動刀拆貸

2020年末,螞蟻集團被四部門罕見聯合約談,如今又過一載,被層層監管的螞蟻集團,在今年冬日再次迎...更多

2021-11-09 16:49:38

銀保監會:P2P網貸機構待償余額已降至5000億元

10月21日,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朝弟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更多

2021-10-22 07:58:53

湖南省21家小貸公司被取消業務資質 維護地方金融

8月17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稱,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人民...更多

2021-08-18 14:10:29

300萬粉絲大V黃生被限制出境 旗下喜投網被查

時隔一年,P2P平臺喜投網一案有了最新進展,坐擁百萬粉絲的財經大V黃生被警方限制出境。300萬粉絲大...更多

2021-05-27 18:19:23

P2P平臺退出三大難題待解 兌付比例低于預期

近日,P2P網貸平臺小牛資本集團被深圳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在經歷了8個月的良退...更多

2021-02-02 17:06:59

明星代言P2P:游走在流量與合規之間的金融營銷

P2P網貸全面退出,但清退余波未散。繼此前警方喊話P2P員工退繳工資、提成和獎金后,近日北京市朝陽...更多

2021-02-02 15:16:34

后P2P時代: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 平臺轉型面臨重

當前,我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實際運營的P2P...更多

2021-01-28 15:57:42

突發!碧桂園身陷P2P暴雷丑聞

2020年年末,一家出借人數不到1萬人,貸款余額不到10億元的P2P平臺匯理財暴雷了。這在數千家P2P平臺...更多

2021-01-20 08:50:11

銀行類P2P關停退出概率大 中小銀行艱難“觸網”路

從頂著光環瘋狂發展,到一家接一家平臺陸續爆雷,P2P網貸這場互聯網金融盛宴已經落下帷幕。在P2P網...更多

2020-12-07 16: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