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柴緹(Raj Chetty)以及皮克迪兩個團隊所進行的不同數據挖掘均顯示,改善美國底層人民收入滯漲問題的根源,在于在收入分配方面做出更多改革。
這樣的研究結果意義非凡:對于即將正式走馬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而言,其令美國藍領階層為之興奮的減稅計劃,恐怕在增強藍領階層的工資收入提高方面不會有太多意義。有分析指出,在減稅計劃中,高收入者將不成比例地獲得更多利益。柴緹的研究指出,目前美國大部分GDP收入最終流向了高收入家庭,較高的GDP總值增長并不會大幅增加大部分美國“80后”的收入。
當然,不能說GDP不重要,但更好的收入分配制度對于改善美國“80后”的收入水平將更奏效。譬如在現行的GDP分配系統下,美國需要每年超過6%的實際GDP增長率才能恢復到20世紀40年代的絕對工資流動率水平。而增加美國下層人民收入的關鍵點是需要更廣泛的經濟增長,即在收入分配方面做出更多改革。
皮克迪的研究則發現,美國政府的分配政策在平衡稅前工資所產生的不平等方面收效甚微。
隨之而來的是令人吃驚的數據:根據皮克迪團隊的研究,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全國經濟收入中,在平均線以下的50%人群中,其收入一直處于無增長狀態;而高收入人群增長驚人,其中收入前10%的人群增長了121%,收入前1%的人群收入增長了205%,而收入前0.001%的人群則增長了636%。
皮克迪團隊認為,收入差異令美國成為了現實中的《雙城記》:對于處于收入底部的1.17億美國人而言,其一代人的收入增長均停止了,而對于在收入頂端的美國富豪而言,其收入又增長得過于迅猛了。
而在1980~2014年之間,在收入處于平均線以下的50%人群中,沒有實現任何收入增長,而32%的收入增長則進入了中產階級(即中位數到90%之間),68%的收入增長則進入了美國收入最高的10%階層,其中36%的收入增長進入了最頂端的1%階層之中。
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收入處于平均線以下50%人群手中流失的財富,正好進入了美國最富1%人群的手中:大約8%的國民收入從低收入人群手中,進入了最富1%人群的口袋中。
如果從時間軸上進行比較,就更可以理解當代美國的收入有多么不平衡:在1980年,最富1%人群的收入是平均線以下50%人群的27倍;現在這個數字是81倍,這樣的貧富差距,即1:81,已經趕上了剛果。
上述數據中另一個令人震驚的趨勢是,美國在過去15年里收入集中增長的原因是由于資本收入增長。這意味著在上世紀末的富有工作者要么退休,要么將自己的財富傳承到了繼承人身上。
最終,皮克迪團隊認為,任何無法令其整個一代人中半數人民在增長中受益的經濟體,都會令其人民對現狀產生不滿,并拒絕建制政治。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第一財經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