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連兆鋒撰文指出,值得警惕的是,正如特朗普的支持者所言,“特朗普”已成為一場運動。就算這狂人最后當不上總統,其遺毒亦很可能已深入民間,只待一朝爆發。林肯倘在天有靈,不知會有何感受?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1858年,林肯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接受共和黨提名為參議員候選人,針對當時認為蓄奴與廢奴可以并行的主張,發表了著名的House Divided演說。
講辭大意是:“美國要么全國廢奴,要么全國蓄奴,但不能半廢半蓄,因為分裂的聯邦會無法運作(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
158年后的今日,共和黨的繼承人大熱門特朗普雖然還未當上總統,以至還未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已在黨內層面實現了林肯的夢魘,成了“敵林肯”。
特朗普與林肯相反,是矛盾制造者,甚至可謂撕裂者。這地產大亨估計可在“超級星期”二連下多城,黨代表票數進一步拋離克魯茲及魯比奧。然而,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日前公布調查指,在現時未有表態撐特朗普的共和黨人當中,多達四分之一表示就算特朗普取得黨內提名,自己在11月全國大選中亦“很可能”或“一定”不會投特朗普一票。
死硬派占半 共和黨撕裂
耐人尋味的是,如此說反對魯比奧或克魯茲的亦正好有大約四分之一人。換句話說,共和黨內約半數成員皆為死硬派,要么撐特朗普,要么撐魯比奧或克魯茲,但不能撐過界,即使自己支持的候選人退選也如是,即使黨內其余四分之三人取得共識也如是,即使讓民主黨連續3屆執政也如是。
對此,黨內大佬似乎亦打定輸數,認定撕裂至少在選前沒得救。《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已就特朗普可能取得提名下達指示,批準今年尋求連任的黨內參議員在大選期間,發行廣告攻擊特朗普以劃清界線,藉此呼吁選民投票維護共和黨的國會控制權,制衡希拉莉政府。
共和黨近年縱內部矛盾重重,但敬畏上帝、主張利伯維爾場和小政府等價值始終是各派系的最大公因子,特朗普卻推翻了這一切。這煽動家利用基層白人對建制的失望,將保護主義(反對TPP)、干預主義(向美企境外生產貨品征稅)、極端排外(建美墨邊境圍墻)、白人至上(拒絕譴責3K黨)和鼓吹仇恨(禁止穆斯林入境)等禁忌帶入共和黨主流,為本已黨爭不止的美國政治生態加入極端色彩,隨時走上不歸路。
極端成主流 遺毒害萬年
更值得警惕的是,正如特朗普的支持者所言,“特朗普”已成為一場運動。就算這狂人最后當不上總統,其遺毒亦很可能已深入民間,只待一朝爆發。林肯倘在天有靈,不知會有何感受?(文章來源:h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