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市“農村公路建設三年行動”現已全面開展,目標是通過建設提質改造、通暢工程、橋梁重建(新建)和橋梁加固改造四大工程,促進美麗鄉村、美麗瀏陽建設,為“建設‘兩個中心’進軍全國十強”提供基礎保障。第一批項目總計1179個,為適時監控項目進展情況,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近期,瀏陽市財政局對“農村公路建設三年行動”項目建設開展了績效監控工作。
一是項目申報現場核查。瀏陽市財政局會同市公路辦對各鄉鎮的申報項目分組進行現場核實,采取GPS軌跡記錄的方式,詳細記錄每座橋梁座落位置的經緯度、每段待建和需提質改造公路起始位置的經緯度等信息,現場核實人和鎮村項目負責人均在項目申報表上簽字確認。
二是項目申報情況復核。對第一批共計1179個項目采取抽樣調查的方法予以重點核實,以第一批次第二次審核的26個重建橋梁類、6個加固橋梁類和10個提質改造類共計42個項目為樣本,通過“谷歌地球”軟件實行衛星三維圖片核查。主要做法是將前期現場記錄并對外公示項目的經、緯度座標輸入軟件,找到橋梁和公路的衛星圖片進行確認,如果圖片顯示與記錄不一致,再予以現場復查,以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作效果。
三是施工現場質量檢測。不定期抽查正在開工項目,核查工程質量,重點核查項目質量監管制度、工作流程,同時現場測量了抽檢項目的路基寬度、路面寬度、水泥層厚度和瀝青路面面層厚度,拍攝了大量現場施工圖片,建立工作臺賬。
通過前期監控,發現項目建設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必要性審查有待加強,項目篩選有待進一步科學,基礎數據有待進一步完善,資料歸集需進一步規范。為此,建議三年行動后期加大項目審查力度、實施中期規劃管理、加強項目財務監管、健全項目資料庫,努力通過上述措施,最大限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