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姜超:全球經濟復蘇?我們擔心的是再次衰退!
來源:中財網 發布時間:2016-11-03 11:59:16

全球經濟復蘇?我們擔心的是再次衰退!——對未來經濟走勢的思考(海通宏觀姜超、顧瀟嘯等)

3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達到2.9%,創下過去2年的單季最快增速,而中國10月制造業PMI升至51.2%的兩年新高,加之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似乎一夜之間需求又回來了,全球經濟又步入復蘇的軌道了。

而在經濟復蘇的樂觀預期下,不少人對年底的行情抱有期待,覺得目前經濟穩定,物價回升,企業盈利改善,正是吃肉喝湯的好時節。

然而我們卻想不合時宜地出來潑一瓢冷水,因為所謂的經濟復蘇根本不能持續,而經濟再次衰退的陰影已經出現,小心謹慎才是王道。

美國經濟復蘇了嗎?

如果只是簡單看美國季度經濟增速的變化,其3季度GDP增速的反彈確實很超預期,因為之前美國已經連續3個季度只有1%左右的GDP增速,而在16年3季度突然跳升到了2.9%。

但是如果分解一下這個2.9%的GDP增速構成,我們發現最重要的消費貢獻只有1.5%,甚至還低于過去3個季度1.8%的平均值。而GDP增速的回升主要依賴于另外兩項,一是外貿,二是投資。

出口回升難以持續。3季度美國凈出口貢獻了0.8%的經濟增速,但是美國作為消費型國家,其進口規模大于出口規模,因而凈出口對經濟長期是負貢獻。而3季度出口部門之所以表現突出,離不開美元短期走軟的貢獻:去年末的美元指數還在100左右,但是到了16年2、3季度美元指數回落至95,因而推動了2、3季度美國出口部門的短期改善。但是目前在強烈的年底加息預期之下,美元指數已經回升到了98左右,美元走強意味著4季度出口部門很可能重新拖累經濟增長。

存貨只是短期回升。美國的投資主要有三大塊:非住宅投資(主要是企業設備投資、基建投資),住宅投資和存貨投資。而今年3季度的前兩大投資都沒啥變化,而存貨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從-1.2%大幅跳升到了0.6%。問題是存貨變動對經濟的貢獻是周期性的,在補庫存的時候是正貢獻,但是在去庫存的時候是負貢獻。過去幾個月的商品價格大漲,推動了企業補庫存,但在庫存已經大幅上升之后,如果商品價格不能持續上漲,那存貨投資的貢獻還能持續嗎?

因此,從結構分析來看,3季度美國經濟增速的大幅反彈主要是由短期因素所貢獻,包括美元貶值推動出口改善,商品價格上漲推動企業庫存回補,但是作為根基的消費增長依舊緩慢,未來如果短期因素消失,那么美國經濟增速大概率會重新放緩。

但是,我們認為美國經濟未來面臨的不是重新放緩,而可能是再次衰退。

首先,從時間來看,本輪美國經濟復蘇已步入尾聲。

從美國過去100年經濟周期的經驗來看,從衰退到復蘇的平均持續時間是50個月左右,最長不超過120個月,而歷史上只有3次復蘇的時間超過90個月。而本輪美國從09年6月經濟走出衰退到現在已經持續復蘇了90個月,理論上本輪復蘇周期已經走到了尾聲,隨時有可能結束。

其次,本輪美國經濟是無就業復蘇,本身就很脆弱。

從美國新增就業來看,16年以來每個月平均只有17.8萬,是過去5年的最低值,遠低于過去兩年的平均22萬以上。

而且美國就業數據也存在著極大的缺陷,因為就業數據只統計了新創造的工作機會,而沒有統計消失的工作機會。而自從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平均每個月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累計大約新增了900萬個就業。但是與此同時,美國非勞動力人口從8000萬上升到9400萬,意味著有1400萬人徹底退出了勞動力大軍。這意味著美國每創造一個新的工作機會的同時,又消滅了1.5個工作機會,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沒有工作了。目前美國的勞動參與率已經從08年底的66%下降到目前63%左右,意味著在適齡勞動年齡人口當中,每10個人里面只有6個人在找工作,而其余4個人官方默認為已經財務自由不用找工作了,但很可能是人家長時間找不到工作所以只好放棄了。

而就業低迷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全球化導致的低端工作機會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效率提升導致的機器對人力的取代,互聯網時代贏家通吃導致就業主體的大量中小企業消失等等。

而美國大選之所以如此激烈,也在于民主黨的希拉里代表了精英政治,受到大企業、有工作、受教育的精英人士的支持,而共和黨的特朗普則是受到了廣大底層無工作、低學歷民眾的支持,而其針鋒相對也反映了美國經濟增長背后的巨大缺陷,只有一半人享受到了經濟增長的成果,而另一半人沒有工作。如果未來是希拉里上臺,當前的政策尚能延續,對美國經濟的沖擊不大。但如果特朗普上臺,那么其所支持的反全球化、孤立主義政策必然會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形成巨大的負面沖擊。

最后,美國年底加息是最后一根稻草。

在我們看來,從當前美國的就業來看,是過去5年的最差表現,根本不支持美聯儲加息。

但是從市場的預期來看,目前期貨市場預期美聯儲12月加息高達70%,意味著年底美聯儲加息是大概率事件,這背后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是美聯儲的信譽問題,因為從年初開始美聯儲就頻繁對加息表態,從年初講加息2-4次到目前的表態加息至少1次以上,如果一年下來一次都不加,就會信譽掃地,因而年底是最后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其次是短期經濟數據配合。3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強勁反彈,剛好給年底加息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問題是如果3季度經濟反彈只是短期原因貢獻的,如果美聯儲為了證明自己的信用在年底強行加息,那么利率上行會導致投資消費繼續惡化,再疊加美元走強導致出口回落,商品價格見頂導致存貨貢獻下降,很可能美國經濟在17年會重新陷入衰退。

中國經濟見底了嗎?

3季度中國GDP增速穩定在6.7%,10月份制造業PMI回升至51.2,似乎中國經濟L型已經見底了,復蘇也是大有希望。

確實從微觀數據來看,表現的比宏觀數據還要好的多。比如說9月份的汽車和地產銷量增速都是30%左右,發電量增速8%左右,粗鋼產量增速4%左右,所有這些指標在15年都還是在0左右,而以往只在06/07年和09/10年見過這么強勁的地產和汽車銷售增速數據。

但問題是這么強勁的數據靠何而來?

汽車背后的故事是政策刺激。去年政府宣布從10月份起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半征收,所以去年10月的汽車銷量增速從0激增到了兩位數,而到了今年的8、9月份由于低基數效應汽車銷量增速已經接近30%。問題是到了今年10月,刺激的基數效應開始體現出來,和去年10月比等于沒有刺激了,所以10月份開始的汽車銷量增速大概率會大幅下降,而按照去年的計劃減稅政策會在16年底到期,因而如果政策退出的話沒準明年的汽車銷量增速會重新轉負。

而地產銷量井噴的背后是信貸刺激。今年銀行的新增信貸里面,幾乎一半都是房貸。而我們統計今年的新增住房商業貸款加上公積金貸款的總和將超過7萬億,占地產銷售的比重超過50%,這一比例已經與美國07年的巔峰水平相當,而7萬億的房貸占GDP比重已經接近10%,而我們1年的GDP增量也不過是6.7%。而政府也意識到房價暴漲、居民房貸大幅加杠桿的危害,在10月份密集出臺了地產調控政策,嚴格限制投機和投資性購房貸款,而政治局會議也把抑制資產泡沫、防范金融風險作為未來工作重點,這意味著房貸井噴不可持續,而信貸的萎縮也意味著地產銷量存在大幅回落的風險,事實上10月下旬的主要城市地產銷量已經出現20%的負增長。

沒有地產汽車,靠什么持續復蘇?我們曾經系統研究過中國經濟,發現在中國的消費中最重要的是汽車消費,因為中國居民消費中的一半是耐用品消費,而耐用品當中的2/3都是汽車,這也就意味著汽車消費決定了總消費的走勢。而在中國的投資中最重要的是地產投資,因為只有地產投資和工業走勢是高度正相關。因此,本輪經濟復蘇依然是依靠地產加汽車拉動的傳統刺激模式,但是目前政府已經把防風險放到第一位,刺激政策正在陸續退出,貨幣政策穩中趨緊,作為龍頭的地產和汽車銷量增速都存在大幅下行的風險,那么未來中國經濟靠什么繼續復蘇呢?

所以,在全球經濟數據短期改善的同時,我們還是要發表一些不同的意見,提示一下風險,畢竟在低回報的時代,只有防風險才能掙大錢。

而最近幾周我們一直建議大家配置安全資產,包括現金和黃金,目前來看表現應該都不錯!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