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進位于民權縣的黃河故道申甘林帶,就進入了商丘森林城市建設的最深處,這里已建設森林面積5.5萬畝,林木蓄積量18.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9.7%,呵護著周邊60多萬畝農田。
高標準農田林網和森林生態體系,能有效改善農田小氣候,減少干熱風、強颮線等自然災害,商丘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產增產少不了林業的潤澤和承載。商丘今年又一次收獲了“林茂糧豐”,據測算,僅農田林網的生態防護作用,就促進夏糧增產7億斤。
生態建設,造林造綠,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按照“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和“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要求,商丘實施速生豐產林、特色經濟林、苗木花卉等林業產業工程,構建森林產業體系,為發展木材加工、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提供了充足的生態資源和空間。全市重點扶持10家木材加工龍頭企業,人造板年生產能力達到110萬立方米;利用林下空間,種植中藥材,發展油用牡丹,新增林下經濟面積達到13.2萬畝;建成了寧陵縣酥梨、虞城縣紅富士蘋果、夏邑縣彩葉苗木、夏邑縣金展木業等十大產業集群,發展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361家,帶動5萬農戶從事生態富民產業,促進每戶增收8000多元。
綠色就是財富,造林就是造富。據統計,2015年商丘市林業總產值9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來自林業的貢獻達到了116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