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和杠桿效應,于都縣扎實推進“財園信貸通”工作,努力搭建政銀企交流合作平臺,促使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同時,牢牢把握貸后管理這個“軸點”,切實將貸后管理和代償追償作為“財園信貸通”持續開展的“生命線”,確保放貸資金“放得出、收得回”。
一、強化“三種”意識,精準幫扶緩困境。一是強化服務意識,對優質企業實行疊加扶持。對生產經營正常、訂單需求充足、成長性好的潛力企業,通過疊加產品、放寬增信、過橋服務等方式給予企業更大的資金扶持力度,切實解決企業資金困難。二是強化責任意識,對幫扶企業實行貼息扶持。嚴格執行省、市、縣“降成本、優環境”若干政策,對政策允許范圍內通過“財園信貸通”貸款的企業實行貼息扶持,兩年來財政共貼息420余萬元。三是強化創新意識,對重點企業實行特殊扶持。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由財政直接對江西奧科特照明有限公司等5家重點企業給予5600萬元的“過橋”資金扶持,有力緩解了企業融資成本。
二、建立“三個”機制,嚴格程序防風險。一是建立聯席會議機制,用嚴格的放貸程序控制風險。采取園區初審、財政復審、“財園信貸通”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終審的方式嚴把貸款“準入關”、“審核關”,通過嚴格的放貸程序,切實把貸款風險控制在最低點。二是建立數據共享機制,用全面的預警程序嚴控風險。通過建立QQ群互通信息、專訪收集信息、企業網報系統發現信息等方式,實現最全面的數據共享機制,及時發現企業在生產經營和資金流向等方面存在的異常,并隨時啟動預警程序。三是建立部門聯動機制,用規范的法律程序控制風險。建立由財政、工業園、工信、金融、公安、法院、檢察院、合作銀行等部門組成的聯動機制,通過預防為主、全面覆蓋、動態跟蹤、綜合管理等周密的跟蹤程序嚴格控制放貸風險。
三、完善“三項”制度,建立機制追債務。一是完善基礎檔案管理制度,為債務追償提供法律依據。縣工業園和工信局分別對各企業貸款申請書、合同書、個人財產擔保承諾函、部門調查報告等資料建卡立檔,若發生逾期行為,及時制定代償追償方案。二是完善訴前財產保全制度,為債務追償提供債權保障。貸款企業逾期后,及時督促承辦銀行向法院申請訴前財產保全,并提供擔保財產清單,防止貸款逾期企業及股東個人財產轉移、隱匿,切實保護債權人合法權利。三是完善貸款逾期處罰制度,為債務追償提供強制手段。明確貸款逾期不還的企業將被列入全省企業信用監管警示系統警示名單和信用失信名單,通過嚴格的處罰力度,促進企業籌集資金償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