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將迎來盛大的開幕慶典,中午12時,首批游客將入園,這座歡樂之城正式向游客打開大門。人們期待上海迪士尼今后能帶來更多的溢出效應。
獨一無二的歡樂體驗
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是中國內地首座、全球第6座迪士尼度假區,包括一個由六大主題園區組成的獨特主題樂園,“米奇大街”、“奇想花園”、“探險島”、“明日世界”、“寶藏灣”及擁有“奇幻童話城堡”的“夢幻世界”園區構成了樂園的主體。度假區還擁有兩座毗鄰樂園的主題酒店——“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與“玩具總動員酒店”,以及一個國際性購物餐飲娛樂區——“迪士尼小鎮”,位于其中的“華特迪士尼大劇院”將上演全球首個中文版的百老匯熱門音樂劇《獅子王》。小鎮外“星愿公園”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平添幾分靈氣。
正如華特迪士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所言,在全球所有迪士尼度假區中,上海項目是最獨特的。設計之初,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就秉持“原汁原味迪士尼,別具一格中國風”,專門為中國游客打造創新元素,如由中國雜技演員獻上的娛樂演出、米奇和其他角色身著傳統中式服裝、“迪士尼小鎮”的石庫門建筑風格。設計師們甚至在“十二朋友園”中首次嘗試讓迪士尼的動畫明星們演繹中國十二生肖,成為游客拍照留念的絕佳之地。
上海迪士尼創造了諸多第一。全球迪士尼樂園中最大最高的城堡、第一個海盜主題園區、路線最長的花車巡游,全球首發的“創極速光輪”……
供給在過程中不斷調整
歡樂洋溢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內,影響更在度假區外顯現。
上海申迪集團董事長范希平認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將是一個千萬人次級別的國際級旅游產品,它集景觀、景點、表演和服務于一身,對提升上海全球影響力、打造國際旅游大都市具有重要意義。下轉◆8版
(上接第1版)近年來,我國居民對旅游、娛樂的需求日益多元,上海迪士尼的出現也將給國內旅游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新的契機。上海社會科學院部門經濟研究所副教授于秋陽認為,迪士尼落戶上海,對整個長三角甚至全國來說,是旅游資源的一種重新整合。“從旅游資源布局的變化上看,迪士尼能集聚全球游客,刺激旅游消費,這會對整個長三角地區帶來很好的溢出效應。”
而對于上海自身而言,迪士尼的這種溢出效應體現在“盤活了上海周邊鄉村土地”。上海的“十三五”規劃著眼于城市更新,土地沒有新的增量,但要在原有土地上做新的盤活。“隨著迪士尼的落戶,過去上海周邊閑散的、不受關注的鄉村土地上,催生出很多文創小鎮、民宿等非標準住宿的新業態,而且發展非常旺盛。”于秋陽說,“供給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調整。”
與此同時,上海迪士尼將帶來消費能級的提升。專家認為,上海迪士尼打破了國內主題樂園單一的依賴門票收入的盈利模式,具有游客集散功能的大型度假區可以滿足游客娛樂、住宿、餐飲和購物等多維度需求,從而帶動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
IP構建對全國有借鑒意義
迪士尼的溢出效應絕不僅僅體現在區域上,對于帶動其他產業鏈發展,影響更為突出。
迪士尼屬于一種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其背后涉及到動漫、電影等休閑娛樂產業鏈條上的各種產品。“迪士尼的落戶將催生文創產業中的設計、動漫、影視等衍生品,同時對于整個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服務業和設計產業的各渠道、各環節都有帶動作用。”于秋陽指出,迪士尼落戶上海會帶來休閑娛樂業極大的發展,對上海的市場和消費都會有集聚效應,對上海的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公共服務、品牌形象建設都有推動作用。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具有較大開發利用價值的品牌、作品作為載體,其核心就是知識產權,也即IP。“迪士尼是很典型的文化創意和旅游、休閑服務業相結合的產品,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IP。”于秋陽說,“而要讓這個IP成功在上海落地,下一步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把故事講好,如何通過有效的表達方式進行傳播,以及如何讓游客充分體驗這個空間。”
迪士尼前期建設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從短期來看,其直接收益似乎比不上投入的多,但專家認為,迪士尼落戶上海更多的是長期效應,尤其對于正在建設全球科創中心和全球城市的上海而言,迪士尼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和引擎。
“我們應看到迪士尼的最大意義是整個產業鏈的全要素整合,從長遠上看會推動上海經濟新一輪的提升,這種提升不單單是收益提升,而且是在經濟的廣度和寬度上質的提升。”上海迪士尼是文化創意和旅游、科技三方的融合,于秋陽說,“這個IP的構建過程,不但對上海,對全國都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