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著名財經專欄作家王安向和訊網名家供稿
從去年夏天股災后,有關證監會主席肖鋼卸任的假消息已經傳了5回。因此,當2月20日上午10時許新華社發出肖鋼去職的真消息時,業界已經徹底麻木,完全沒有了興奮點。
在新華社發出消息之前的9點半左右,網上已經在傳著一張照片,在中國證監會辦公地北京金融街(000402,股吧)富凱大廈門前,一行官員在握手行禮,據說是早上9點23分,肖鋼與原農行董事長劉士余的座駕同時抵達,現任證監會領導班子成員姜洋、李超、方星海、趙爭平、黃煒等走上前與肖鋼握手告別,隨后再走向新主席劉士余,握手迎接。
在國務院部委系列里,證監會是最靈動、最樸素、最民主的,沒有之一。最靈動是指證監會領導說走就走,換得勤,從1992年10月證監會成立,在不到24年里,有8人出任主官,平均每人3年。而國務院的部長們,一屆任期是5年,有的還做了兩屆。
說證監會最樸素是指,證監會官員都是從銀行系統過來的,退職后能上能下。證監會首任主席劉鴻儒調任前是人行副行長,第二任周道炯曾任建行行長、國開行副行長,第三任周正慶曾任人行副行長,第四任周小川曾任人行副行長、建行行長;第五任尚福林曾任人行副行長、農行行長,第六任郭樹清曾任人行副行長、建行董事長,第七任肖鋼曾任人行副行長、中行董事長,第八任,也就是新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任人行副行長、農行董事長。
從根上說,中國的金融官員,都是從財政和銀行出身的,不僅是證監會官員,保監會也是如此。1990年上海證交所成立時,人行上海分行兀自就任命了尉文淵為上交所總經理,竟然沒有想到要問問上海市政府,以為上交所就是人行上海分行自己的三產呢,惹得市長不高興。
說證監會民主是指大家可以比較放松地評論和批評證監會的領導。這不。連這次肖鋼和劉士余的交接都被上網直播了。
直播當天,一篇文章,《套牢股民致信證監會主席肖鋼:您這一年可好》,被廣泛傳播。
在信中,“一位仍被套牢的股民”回顧了肖鋼的仕途履歷:銀行系統的老兵,從中國人民銀行老行長呂培儉的秘書,到計劃統計司,再到政策研究室,直至主管金融監管的央行副行長、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在你第三個本命年,你就已經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系統內最年輕的正局級干部;歷數2015年肖鋼的股市治理藥方,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分離、去杠桿等等,“我們股民以為,你會帶我們重新沖上6124的歷史高峰,時間不是問題,慢慢吃成胖子也行。誰承想,驚喜沒來,驚嚇很大”。
“2016年,你能帶領股市從危機中沖出來、讓我們的錢包鼓起來嗎?”這位仍被套牢的股民把肖鋼當成了自家貼心的理財經理,而不是官員。當然,如今這副重擔已經被劉士余接了過來。
其實,歷任證監會主席都被股民當成了理財經理。
在劉鴻儒任內,股市出現了第一個熊市。
也許是幸運,也許是巧合,周道炯時期大盤指數上漲了近1倍,從600點到1100點。
周正慶完成了永恒經典“519行情”,那波由科技股領頭的牛市行情一直持續到2001年,從1000點漲到2200多點。
周小川人氣最旺,在他短短兩年多的任期內出現了兩次單日井噴式行情。
尚福林掌舵證監會9年的時間里,A股市場亮點最多,期間有百年難遇的超級大牛市。
郭樹清掀起了改革旋風,雖然資本市場整體生態向好,但滬指跌了7.69%。
肖鋼經歷了從快牛到快熊的大風浪,上證指數錄得20.9%的漲幅,但股災接踵而至,消滅中產數萬。
具體來說,肖鋼任內經歷了光大證券(601788,股吧)烏龍指事件,在庭上被指“不專業”;遭遇了大股災,6月15日至9月17日,滬指從5178點跌落至2850點,期間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漲停,最終以證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進場“買買買”,國資委、財政部、公安部、銀監會、保監會等多部委接踵加入“A股保衛戰”后,方才讓危機止步;肖鋼治下出現了近年罕見的證監會多名官員落馬,副主席姚剛、主席助理張育軍、投資者保護局局長李量、發行部原處長李志玲等,還有中信證券(600030,股吧)高管11人被查,寧波敢死隊總舵主徐翔被抓,“股災救市中心”淪為“股災制造中心”;新年開年,4天里兩市遭受4次熔斷,滬深股指累計跌幅分別高達11.96%和15.16%……
當證監會主官離任后,他們有自豪,有遺憾,會有自己的評價。但對于股民來說,唯一的評價是:能不能讓我的腰包鼓起來。
但是,決定牛市熊市的不是證監會主席,而是中國經濟走勢,是證券市場品質,證監會主席只是政策的執行者,他要承擔許多超出掌控證券市場的任務,要講政治,要顧大局,為更大的經濟目標背書,這個職位注定了證監會主席的辛苦、委屈和靈動。
自2015年下半年A股暴跌以來,許多人被傳聞將接任證監會主席,有虛擬的“尤良凱”,就是“優良K線”,有中信集團董事長常振明,有重慶市長黃奇帆,有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還有農行董事長劉士余。
這些被傳要接任證監會主席的人,資歷大多超過劉士余。在當下經濟下行困難重重的狀況下,維穩是第一選擇,而改革當是量力而行,近期證監會主官是難有大作為的。
之前,尚福林離職時大家看著郭樹清,郭樹清卸任時又期待著肖鋼,肖鋼走了又盯上了劉士余。此時劉士余站了出來,我以為,領導是為了鍛煉干部,并且,保護其他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