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美國如何才能治療“帝國沒落綜合癥”?
來源: 發布時間:2016-02-15 08:36:05

專欄作家 西蒙•庫柏在撰文中指出,理想情況下,美國應該把特朗普式的憤怒換成對國家衰落的幽默感。電視喜劇演員約翰•奧利弗(John Oliver)是在英國的后帝國主義時代長大的英國人,他或許可以充當引路人,直到有關美國衰落論的笑話最終變成陳詞濫調,以至于它們登上主流電視臺。那將表明美國終于度過了帝國沒落所造成的不適應癥。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對到了一定歲數的英國人來說,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競選口號“讓美國重新偉大”聽起來有點耳熟。1987年的英國大選中,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的競選口號是“英國再次偉大起來了。不要讓工黨毀了它。”

當然,我不是要指責特朗普抄襲。這位有望成為美國下屆總統的人是一位贏家,是個就連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也表示贊賞的灑脫之人。然而,他的口號呼應撒切爾當年的口號并非偶然。就像之前的英國一樣,美國正在失去自己的帝國。

這是個讓人難以啟齒的痛苦問題,往往還伴隨著羞恥感。漸漸沒落的帝國的領袖們總是假裝損失并未發生。就如今天的共和黨候選人一樣,驕傲的帝國主義者堅稱,只要某些領導人不是弱者和叛徒,無論失去什么都可以輕易逆轉。這種憤怒只是加深了痛苦。

然而,在后帝國時期保持愉快是可能的。英國人就是如此,至少在我們感覺不錯的日子是這樣。以下是應對帝國沒落的一些訣竅。

第一步是對自己坦誠。看著鏡子說:“我的帝國正在逝去,但這并不一定是痛苦的。”

要從內心接受這種損失是不可避免的。沒錯,美國依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但這就像柯達(Kodak)是世界領先的膠卷制造商,是一種過時的技能。二戰后,美國通過戰爭保障了國家利益的情況只有一次——在1991年打敗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如果美國想要把保持龐大的軍隊當作一個就業項目,或者一個不敢聲張的凱恩斯主義刺激項目,那也沒關系。但過去14年的經歷肯定已告訴他們,一支軍隊在打擊全球化恐怖主義集團方面沒多大用處。軍隊也無法阻止俄羅斯入侵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除非美國愿意打第三次世界大戰。

你的帝國沒落以后,擔心自己可能會變得更為窮困是很正常的。“我國人民的繁榮富強,”已故英國保守黨政治人士朱利安•埃默里(Julian Amery)在1962年主張,“真的依賴于波斯灣的石油、馬來亞的橡膠和錫、以及南非和中非的黃金、銅和貴金屬。”他警告稱,如果失去了這些,“我們將失去一切”。

這種主張(如今特朗普攫取伊拉克石油的計劃與之呼應)在心理上說得通。畢竟,經濟財富和帝國主義掠奪的相互伴隨是一個經驗事實。然而,美國無需擔憂:正是財富推動著攫取,而不是相反。擁有一個帝國并不一定意味著你會變得富有。的確,當英國和法國的帝國分崩離析以后,它們的經濟變得更加繁榮。向其他國家買東西要比通過征服來攫取更容易。

但是,帝國沒落帶來的傷害主要還是心理上的。帝國的逝去給舉國上下帶來徒勞和無意義的感覺。我最近遇到了英國一位年邁的陸軍軍官,會面地點是他位于倫敦的紳士俱樂部。他坐在維多利亞時代曾經征服蘇丹等地的將軍們的肖像下,對當今的英國人嗤之以鼻,認為他們是貪圖物質享受、沒有宏圖大志的軟骨頭。他就像想念一條失去的臂膀一樣懷念大英帝國。

幸運的是,在后帝國時代,有些簡單的技巧能讓你再度感覺良好。最好的辦法很可能是贏得一場小型戰爭。撒切爾正是這樣利用了福克蘭群島(Falklands)戰爭的勝利(她1987年的口號就是由此而來),但堪稱教科書范例的還是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對人口僅9萬人的小國格林納達發動的入侵。那是一場不可能輸掉的戰爭。為里根撰寫傳記的加里•威爾斯(Garry Wills)指出:“三分之二的美軍傷亡是由其他美國人或者意外造成的。”這場入侵的兩天前,恐怖分子的卡車炸彈在貝魯特炸死了241名美軍官兵,入侵格林納達的行動幫助振奮了美國人。

恢復軍隊的驕傲后,里根悄然從黎巴嫩撤軍。這一連串動作是后帝國主義的經典教程。也難怪每當西班牙政治人士提及英國的帝國主義殘余、彈丸之地直布羅陀時,英國政治人士總是心懷希望地想要訴諸武力。

想要在后帝國時代恢復榮光還有其他途徑。你可以贏得一場足球世界杯。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中大丟面子后,英國人在歷史學家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Robert Skidelsky)所稱的“間接帝國主義”中找到了慰藉。這通常是安全的——只需要在美國轟炸什么人的時候吹噓一番英美“特殊關系”——但是,就像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在伊拉克發現的,間接帝國主義也可能引起大麻煩。

應對后帝國主義的最愉悅的辦法是自嘲。蘇伊士運河危機后,英國人一直在這樣做。1957年,約翰•奧斯本(John Osborne)在其話劇《賣藝人》(The Entertainer)中用過氣的老喜劇演員阿奇•賴斯(Archie Rice)來象征沒落的老國家。賴斯自夸:“我在他們面前表演過。女王、愛丁堡公爵、威爾士親王,還有……那家酒吧叫什么來著?”

理想情況下,美國應該把特朗普式的憤怒換成對國家衰落的幽默感。電視喜劇演員約翰•奧利弗(John Oliver)是在英國的后帝國主義時代長大的英國人,他或許可以充當引路人,直到有關美國衰落論的笑話最終變成陳詞濫調,以至于它們登上主流電視臺。那將表明美國終于度過了帝國沒落所造成的不適應癥。(英國《金融時報》)

譯者/許雯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