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通縮風險,刺激疲弱的經濟,日本央行近日在貨幣政策會議上意外宣布將商業銀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從之前的0.1%降至-0.1%,并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這是日本央行首次推出負利率政策,隨即引發了全球媒體的廣泛關注。本文特為讀者綜合了各家媒體及機構的觀點,供您參考。
方正證券
日本一直是通縮的狀態,這次實行負利率對外部流動性有所改善,油價也進一步回升,這對A股是好事。
華林證券
日元進入負利率時代,這標志著貨幣戰爭的開始,人民幣過去半年的貶值,導致了日本擔憂其產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這對全球經濟來說,貨幣貶值惡性競爭加劇,對股市來說表面上是好消息,但實際上意味著大家對經濟前景擔憂進一步加深,如果短期有反彈后可能進一步往下走。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日本負利率或加劇貨幣競爭性貶值
日本央行今日意外宣布實施負利率,決定將利率下調至-0.1%,同時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以5-4投票比例通過該決定,負利率將從2月16日起執行。
人民幣匯率承壓,面臨兩難抉擇。在美國加息、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匯率持續承壓,而日本負利率或加劇貨幣競爭性貶值。未來要么一次性大幅貶值,釋放利率政策空間;如要堅持穩定匯率,則必須加強資本管制,同時利率政策將受約束。
中金公司:日本此“負利率”非彼“負利率”
日本央行剛剛公布1月議息會議結果,維持基礎貨幣年增速80萬億日元不變,符合預期;同時將推出三層次的存款準備金利率政策,對部分超額存款準備金實施負利率,超出市場預期。
這里需要強調,日本的這個“負利率”是指銀行將過剩資金存放在日本央行賬上的利率(與歐央行的Deposit Facility Rate類似),這個利率并非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利率。早在2013年4月推出QQE時,日本央行就已經將貨幣政策目標從基準利率改為基礎貨幣發行量(即,放棄了傳統的盯住隔夜利率的貨幣政策操作模式)。
負利率最主要的意義是體現了日本央行進一步貨幣寬松的決心。在12月議息會議上,日本央行設立了新的ETF購買計劃、擴大央行信貸合格抵押品的范圍并將日本國債持有平均期限從7-10年延長至7-12年,但效果有限,市場反應平淡。
自2013年推出QQE以來,日本實施了史無前例的超級貨幣寬松政策,但并未實現2%的通脹目標,結構性改革進展也非常有限,企業工資增長乏力。在這種背景下推出QQE with negative interest rate,短期內最主要的意義在于日本央行向市場表達了進一步貨幣寬松的決心。負利率對實體經濟的實際影響有待觀察。
日本貨幣政策還有進一步寬松的空間。盡管不能排除日本央行購買更多更長期國債的可能性,但相對而言,這種空間和效果已經不大。預計日本央行最可能加大購買:股權ETFs;J-REITs;商業票據及公司債。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10月加大QQE的時候,日本央行擴大了國債、ETFs和J-REITs的購買規模,卻維持了商業票據和公司債的購買力度不變,未來增加商業票據和公司債購買量的可能性更大。
瑞穗銀行:日本負利率促使中國央行放松貨幣政策
日本央行今日意外宣布實施負利率,決定將利率下調至-0.1%,同時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以5-4投票比例通過該決定,負利率將從2月16日起執行。
瑞穗銀行策略師Ken Cheung稱,日本央行采用負利率,加大了包括中國央行在內其他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這一決定將加劇美聯儲與其他地區之間的貨幣政策分化程度,進而推動美元走強。市場也備感意外,引發離岸人民幣止損與頭寸調整。
法農信貸:日本央行負利率彰顯QQE政策的局限性
其經濟學家尾形和彥認為,由于負利率政策,日本國債收益率將像日本央行所期望的那樣進一步下降,對股市的長期影響不明。
野村證券:負利率后銀行將尋求擴大貸款
日本央行實現負利率,銀行可能尋求擴大向中等規模企業的貸款;對較弱的日本地區銀行而言,影響可能最為嚴重。
交銀國際:日股利好出盡日本已經回歸通縮
日本央行今日意外宣布實施負利率,決定將利率下調至-0.1%,同時維持貨幣基礎年增幅80萬億日元的計劃,以5-4投票比例通過該決定,負利率將從2月16日起執行。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首席策略師洪灝認為,日本進入負利率,然而日經卻是一副利好出盡的態勢盡數回吐了消息出來之后的漲幅。盡管持續寬松,日本已經回歸通縮。貨幣政策效用不斷邊際遞減。
申萬宏源(000166,股吧):日本推行負利率人民幣該貶就貶
此舉對日本經濟的影響有限。日本經濟更多源于其結構性問題,寬松貨幣政策的效果有限。但釋放出明顯信號:只要經濟承壓,利率就應下行,即使是零利率和負利率。
對中國而言,日本進一步寬松,或引發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中國政策困局急待解決。長痛不如短痛,該降就降,該貶就貶,穩定預期最為關鍵。
國泰君安:競爭性貶值概率不大,中國貨幣放松空間打開
國泰君安則認為,競爭性貶值出現的概率不大,相反打開了中國貨幣放松的空間。主要邏輯:
歐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在釋放寬松+貶值信號,導致美元指數被迫升值。人民幣因此強化兌一攬子貨幣的升值。人民幣當下匯率條件下,面對日本負利率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走向關閉資本賬戶(已經在做),第二是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降息、降準等)。人民幣適度國際化+維持增長的目標不明顯變化,都為進一步貨幣寬松這個選項提供基礎。近期媒體報道一月新增信貸可能超1.7萬億,反映金融機構正在預期、甚至落實新寬松的潛在可能。
日本《讀賣新聞》
市場相關人士和企業界對日本銀行決定實施負利率政策表示歡迎。不過,由于這是日本銀行首次實施負利率政策,實際效果如何難以預測,也有人對負利率政策感到困惑。
美國《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
日本央行這一似乎有些孤注一擲的舉措意在避免經濟重新陷入停滯。報道指出,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日本經濟都處于停滯狀態,目前的舉措顯示出日本央行下決心抗擊可能使日本重新陷入通縮的全球不利因素,不過這也顯示出日本央行的政策選項已所剩無幾。
香港《南華早報》
雖然日本銀行出人意料地采取負利率政策來刺激消費和投資,但這一做法不會對中國產生多大影響。《南華早報》援引相關專家的觀點表示,和歐洲一樣,日本實施負利率不大可能立刻重振本國經濟。對于中國而言,效仿日本的做法,采取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政策將是最糟糕的選擇,只會有利于想從做空人民幣當中漁利的投機者。因此,中國不會加入與日本一起競相讓貨幣貶值的游戲。
彭博社
援引市場觀察人士的觀點指出,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決定確實有可能導致人民幣得到的支撐減少,不過長期來看,日本央行的決定對人民幣影響并不大,人民幣匯率還是會由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資本外流情況和相關政策所主導,預計2016年離岸人民幣將緩慢、漸進貶值。(文章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