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區”建設是黨中央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賦予北京的更大責任,也是北京推動首都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2020年9月,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的政策正式落地、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也相應揭牌,全市范圍內的“兩區”建設由此拉開帷幕。
一年來,北京“兩區”建設發展如何,有哪些成果?據北京市副市長楊晉柏介紹,一年以來,北京市上下搶抓“兩區”建設的重要機遇,加速推進,在政策、制度、項目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企業獲得感不斷增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高含金量的政策率先實施。截至目前,“兩區”方案251項任務清單中,已落地任務202項,實施率達到了80.5%。技術轉讓企業所得稅優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備即批準”等政策落地實施,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等創新政策在京“破冰”,累計落地全國首創性、首批性政策創新成果17項。
二是標志性項目競相落地。采用“項目化”方式推進“兩區”建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入庫項目2310個,已經落地出庫的項目1047個,形成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金融網關信息服務公司等全國及本市首個、標志性項目40多項。目前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15739家,其中今年以來新增10151家。
三是優質外資企業活力迸發。多家高端外資金融機構、醫藥研發企業和地區總部落戶北京,創下全國多個“第一”,如全球頂尖的創新藥研發企業賽諾根(中國)有限公司、全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保險資管公司、全國首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等。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877家,同比增長48.6%;全市實際利用外資86.7億美元,同比增長20.4%。全市外貿進出口額達到了1.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四是示范園區特色凸顯。打造服務貿易特色天竺綜保區,推動建設跨省域的大興國際機場綜保區,圍繞消費樞紐城市建設,推進保稅免稅跨境電商一體化運營,鼓勵發展專業服務業,探索發展跨境數字貿易業務。
楊晉柏表示,北京市將繼續堅持首善標準,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繼續加大力度推進“兩區”政策任務落地,探索創新與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體制機制,深化重點領域全產業鏈開放、全環節改革,前瞻性探索重點區域“功能提升”,努力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引領和發揮好更多示范作用。(記者 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