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復工,株洲市淥口區龍船鎮龍泉村最火的話題,不是外出打工,而是下田種地。去年,村里幾近拋荒的2000畝稻田,在株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發布后,被株洲美麗農業種植有限公司相中,決定拿出100余萬元流轉土地,發展水稻規模種植。村民不但拿到土地租金、分紅,還可在家門口打工。
盤活農村閑置資產,株洲先行先試。2020年11月,株洲建成全省首個市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累計完成交易565宗,交易金額7.8億元,流轉土地總面積達37.6萬畝。
2月16日,記者在該平臺看到,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項目交易現狀、交易價格等數據一目了然,同時還有市場運轉、發展趨勢等情況分析。
依托該平臺及鄉鎮服務站、村社服務點,株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成功構建“市縣兩級交易、市縣鎮村四級服務”的農村產權交易服務體系,確定農村土地經營權、集體林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等9大類交易品種進入平臺交易。
“讓沉睡的資產成為增收的活水。”株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平臺交易項目覆蓋全市58個鄉鎮206個村(社區),有力促進農村生產要素加速流動和優化配置,成為推動鄉村振興重要抓手。
(文/李永亮 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