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晚間,重慶啤酒發(fā)布2021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xiàn)啤酒銷量為154.99萬千升,比上年同期126.43萬千升增長 22.59%;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71.39億元,比上年同期55.98億元增長 27.51%;實現(xiàn)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2億元,比上年同期6.44億元下降 3.34%,比上年同期(備考報表數(shù)據)5.31億元增加 17.16%;扣非后凈利潤6.11億 元,比上年同期2.15億元增長184.04%,比上年同期(備考報表數(shù)據)4.43億元增長 37.81%。
去年12月,全球啤酒巨頭丹麥嘉士伯完成了重慶啤酒重大資產重組項目,把嘉士伯在中國控制的優(yōu)質啤酒資產注入重慶啤酒,重慶啤酒由此成為嘉士伯集團的一員。從2021年起,重慶啤酒成為嘉士伯在中國運營啤酒資產的唯一平臺,中國五大啤酒公司之一, 核心競爭力得到全面增強。財報顯示,嘉士伯啤酒廠香港有限公司為重慶啤酒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2.54%。
在市場渠道方面,重慶啤酒從一家區(qū)域型啤酒企業(yè)成長為全國性啤酒企業(yè)后,核心市場從重慶、四川和湖南等三省市,擴展到新疆、寧夏、云南、廣東和華東、華北各省,并覆蓋全國各地。在品牌組合方面,重慶啤酒“本地品牌+國際品牌”組合,國際品牌有嘉士伯、樂堡、1664、格林堡、布魯克林等,本地品牌有重慶、山城、烏蘇、西夏、大理、風花雪月、天目湖等。在供應網絡方面,重慶啤酒酒廠數(shù)量從14家增加到26家(包括2021年上半年新購建的鹽城酒廠)。
得益于嘉士伯的啤酒資產注入,重慶啤酒高檔產品收入大增。按消費價格對產品檔次進行劃分,包括消費價格10元以上為高檔,消費價格6-9元為主流,消費價格6元以下為經濟。財報顯示,重慶啤酒報告期內高檔產品收入25.4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15.66億元同比增長62.29%。此外,主流產品收入36.02億元,比上年同期的30.67億元同比增長17.44%,經濟產品收入8.6億元,比上年同期的8.24億元同比增長4.43%。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財報也披露了重慶啤酒與其參股子公司重慶嘉威之間合同糾紛的進展。
去年9月,重慶嘉威就其與重慶啤酒的合同糾紛向重慶一中院起訴。原告重慶嘉威稱,2009年原告與上市公司簽訂了為期20年的包銷協(xié)議,約定包銷期間僅允許原告生產“山城”品牌啤酒,且生產的全部啤酒均應交由上市公司包銷。但自2011年起上市公司存在諸多違約行為,擠占“山城”啤酒的市場份額,損害原告的利益。原告認為,2017年至今,上市公司等擴大關聯(lián)交易,損害原告利益。原告重慶嘉威訴被告合同糾紛,訴訟請求金額暫計6.39億元及訴訟費用。今年1月,重慶嘉威變更訴訟請求至8.22億元,增加共同被告至13個。
重慶啤酒半年報顯示,今年3月30日,重慶一中院組織進行了第一次庭前會議,重慶嘉威當庭提交新的訴狀并新增一個被告,訴訟請求金額未發(fā)生變化。此次庭前會議未就案件進行實質審理,僅核對了各當事人情況并就案件程 序性問題進行了簡單詢問。7月7日進行了第二次庭前會議,各方發(fā)表了初步答辯意見,提交了證據,并核對了證據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