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落幕,白酒是唯一漲幅翻倍的板塊,表現貫穿全年。這其中,下半年發力的酒鬼酒(000799.SZ)以遠超3倍的漲幅領漲白酒股,也成為2020年漲幅前10的唯一白酒股,但酒鬼酒卻是營收和凈利潤仍沒有恢復歷史高點的兩家酒企之一。
與多數酒企量價齊升的表現不同,酒鬼酒主要依靠結構調整和漲價來推動營收的增長,銷量基本沒有明顯的增長。而且,雖然坐擁高毛利率,但高企的費用率蠶食了公司的利潤,使得酒鬼酒的凈利潤率表現黯淡無光。
業績遠遜高峰
2020年無疑是白酒板塊風光的一年,11家白酒公司股價實現了翻倍,其中酒鬼酒以338.27%的漲幅領漲板塊,也成為A股全年表現最佳的10只個股之一。
酒鬼酒的上一次風光是2012年塑化劑事件爆發之前,彼時公司股價最高也超過60元,市值逼近200億元。塑化劑事件后,酒鬼酒的營收和業績大幅滑坡甚至連續虧損,二級市場的表現也跌入谷底。
直至2020年6月底,酒鬼酒的股價才再次邁上了60元/股,也正是憑借著2020年5月以后的持續上漲,酒鬼酒不但一掃股價多年的壓抑,還順利領漲白酒股,表現遠超茅臺等行業龍頭。
股價較歷史上一次高點有了約1.6倍的漲幅,酒鬼酒的營收和業績卻遠沒有恢復。2012年,酒鬼酒實現營收16.52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95億元,而2019年分別為15.12億元、2.99億元。
根據Wind一致預期,2020年,酒鬼酒的營收預測為18.1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51億元。按照這個標準,公司的營收能夠恢復并超越歷史高位,盈利仍不及當初。即便如此,酒鬼酒的股價較當初已經有了約1.6倍的漲幅,市場追捧的熱情可見一斑。
雖然業績還未恢復歷史高位,酒鬼酒卻喊出了百億元的營收目標,就在日前召開的經銷商大會上,酒鬼酒高層表示,公司銷售目標要突破30億元,跨越50億元,爭取邁向100億元,酒鬼酒的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亦發布相關內容。至于收入翻倍左右的目標如何實現、何時實現,酒鬼酒沒有透露。
雖然交易所也發布了監管函,但營收預期的消息刊登后,酒鬼酒5個交易日兩度漲停,漲幅遠超30%。收入何時達成目標不得而知,股價已經大漲。
營收和盈利的表現并不突出,或者可以說至今仍在恢復中,但市場對酒鬼酒的期待已經在二級市場得到了充分體現。在行業擠壓式增長的時代,酒鬼酒并沒有展現量價齊升的增長趨勢。
價漲量平
2012年是白酒行業盈利最好的一年,當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18.56億元,直至2017年行業利潤才突破這一高位,當年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
白酒行業利潤的恢復性增長并非是靠量的積累而是提價。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產量1358.4萬千升,銷售收入6125.74億元。2017-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198.06萬千升、871.2萬千升和785.95萬千升;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654.42億元、5363.83億元和5617.82億元,利潤總額為1028.48億元、1250.5億元和1404.09億元。
2017年和2018年,行業產量、收入下降但同比仍然增長,統計局數據或許進行了事后的調整,減少了統計的“水分”,調整后的收入和利潤或許更接近行業的真實水平。
從行業看,2017年,白酒行業的利潤實現了突破,但行業銷量增長逐漸乏力并已經開始負增長,行業利潤的增長主要依靠價格。因此,量價齊升在酒企中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酒鬼酒就沒能實現量價齊升。酒鬼酒是在2015年實現營收正增長和扭虧為盈的,但自2015年以來公司的銷量并沒有明顯提升。
根據酒鬼酒的年報,2015年,公司實現銷售量7092噸,同比增長8.13%;2016-2017年,銷售量分別為6267噸和5818噸,同比分別下降了12%和7.16%,銷量下降超過千噸。
2018年后,酒鬼酒的銷售量開始有了反彈,2018-2019年,分別為6877噸和7871噸,分別增長了18.2%和14.45%;但2019年的銷量才剛剛超過了2015年,銷量復合增長率不過2%出頭。
在塑化劑爆發的2012年,酒鬼酒的銷售量超過1.2萬噸,達到12494噸,目前的銷量不過當時的60%出頭,要想恢復到當初銷量的高峰,酒鬼酒仍舊是任重道遠。
5年時間,銷售量并沒有明顯增長,但酒鬼酒的銷售收入早已經翻倍并接近2012年的最高峰,沒有明顯放量意味著噸酒收入的提高。
2015年,酒鬼酒的噸酒收入為83670元,2016年開始公司噸酒收入邁上10萬元門檻,2016-2019年,分別為10.38萬元、15.06萬元、17.24萬元和19.15萬元,4年時間噸酒收入基本翻倍。在銷量基本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正是依靠噸酒收入的大幅增長,酒鬼酒收入不止翻倍。
噸酒收入在不斷提高,但漲幅明顯縮水。2019年,酒鬼酒噸酒收入漲幅約為11.08%,2016年至2018年分別約為24.01%、45.09%和14.18%。提價對收入的貢獻在明顯放緩,這對于酒鬼酒來說并不是好事兒。
在漲價越來越難的情況下,要想繼續實現收入高增長,一是可以調結構加大高端酒銷售比例;二是可以擴大銷售區域推進全國化。兩者都需要費用的投入,擁有高毛利率的酒鬼酒就是由于費用的高企導致了凈利率平庸。
高毛利率低凈利
內參系列是酒鬼酒的高端酒,酒鬼酒2017年開始披露內參系列酒的銷售收入,2017-2019年分別為1.77億元、2.44億元和3.31億元,3年漲幅超過87%,表明酒鬼酒高端化進展不錯,但內參系列占公司酒類銷售收入并沒有明顯提高。
2017-2019年,酒鬼酒的酒類銷售收入分別為8.76億元、11.85億元和15.07億元,內參系列占比分別約為20.21%、20.60%和21.90%,基本穩定在20%左右,酒鬼系列依舊是酒鬼酒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由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酒鬼酒的酒鬼系列銷售下降,內參酒收入增加導致其占比有了明顯的提升。2020年上半年,公司內參酒實現營收2.79億元,同比增長75.15%;酒鬼系列收入3.62億元,同比下降22.82%;內參系列的占比一躍提升至38.67%。
根據機構的研報,2018年,內參銷量200噸左右,2019年,銷量超400噸,實現翻倍目標。2019年,酒鬼酒內參系列酒收入增長不到36%,銷量增長翻倍,公司高端酒放量并沒有帶來收入同步增長,這或許說明酒鬼酒高端酒銷量的增長是以降價為代價,高端酒的議價能力并沒有一線龍頭的品牌優勢。
全國化是提升銷量的一個好方法。2017年,酒鬼酒在年報中提出全國性戰略單品,這是公司2012年塑化劑事件后再度謀劃全國化;2018年提出推進市場全國化,2019年提出實施全國戰略布局。
以公司所在的湖南為首的華中市場是酒鬼酒銷售大本營。2017-2019年,酒鬼酒來自華中地區的收入分別為5.13億元、7.14億元和8.77億元,占比分別為58.46%、60.19%和58.03%,基本保持穩定。
實際上,除了華中地區外,占酒鬼酒營收超過兩位數的區域僅有華北一處,且占比有所提高。2017年,華北地區為酒鬼酒貢獻收入2.01億元,占比為22.92%;2019年,營收貢獻為3.69億元,占比24.43%。酒鬼酒最為依仗的仍然是華中地區,公司的全國化任重道遠。
無論是高端化還是全國化都意味著更多費用的支出,酒鬼酒本就高企的費用支出將雪上加霜。
雖然是一家三線酒企,酒鬼酒的毛利率并不低,或者說非常優秀,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77.94%和78.83%,高居行業第三,將瀘州老窖(000568.SZ)和五糧液(000858.SZ)等甩在身后。
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酒鬼酒的毛利率分別為77.75%和79.05%,依然高居行業前四。僅從毛利率上看,在18家上市白酒公司中,酒鬼酒擁有著一線的“待遇”。
毛利率雖然突出,凈利率卻黯淡。2017-2019年,酒鬼酒的銷售凈利率分別為19.83%、18.76%和19.81%,2017年尚能位居行業中游,2019年已經跌至行業倒數;2020年前三季度有所好轉,但也只是回到行業中游水平。
高毛利率、低凈利率意味著費用侵蝕了很大一部分利潤。2017-2019年,酒鬼酒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05億元、3.46億元和3.84億元,期間增長了近90%,營收70%出頭的增幅顯然要略遜一籌。
截至發稿,酒鬼酒沒有回復《證券市場周刊》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