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后的第五種特別提款權貨幣。這是人民幣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
人民幣入籃SDR體現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和影響力。IMF當天發表聲明說,為確保各方有充足時間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變化,新的貨幣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即被認定為可自由使用貨幣。人民幣在SDR的權重為10.92%,位居第三。專家認為,人民幣的初始權重超過英鎊和日元,既是中國經濟體量和對外貿易規模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反映,也是當今中國在全世界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體現。
人民幣入籃SDR是中國和世界的雙贏。近年來,中國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助推器,這為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提供堅實的基礎,加入SDR將為世界抵御金額風險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聲明說,人民幣加入SDR有助于完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對中國和世界是雙贏的結果。
人民幣國際化走出這關鍵的一步,將有助人民幣對外輸出,助推一帶一路戰略進程提速,從而帶動中國經濟和貿易的發展。浙商銀行經濟分析師楊躍表示,加入SDR體系能有效放大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中的輸出和虹吸雙重效應,能夠顯著提升人民幣輻射范圍的擴張速度,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推進建立更為順暢的資金流動機制和渠道。
人民幣納入SDR籃子,將使其在世界范圍內的使用規模和使用率將顯著提升,境外投資消費有望更便利。對于資本市場來說,人民幣納入SDR將促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有望帶來增量資金。同時,這也是倒逼國內金融體系改革和轉型的一個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