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濟源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辰環保科技年處理14萬噸工業固廢項目的施工,讓“沉睡”了近6年的廠區重新“沸騰”。“盤活一批”工作開展以來,示范區已盤活項目192個,有效利用閑置廠房68.5萬平方米、閑置低效土地1.16萬畝。曾經的死滯資產,帶活了一批社會資本,為示范區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近年,乘著產城融合發展的東風,濟源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建設提質,越來越多的優質項目隨之而來,用地需求的迫切與土地供應的捉襟見肘形成了較大矛盾。2021年,濟源新增建設用地需求超過6000畝,而建設用地指標卻從2018年的2800畝左右銳減至1000畝。
土地缺口從哪里補?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發現,全區有不少項目受資金短缺、政策調整、行業發展等因素影響,處于閑置死滯狀態,造成大量廠房、土地閑置,涉及項目308個、閑置廠房73.3萬平方米、閑置低效土地2萬余畝。
激活死滯企業、盤活閑置資產。在全省“三個一批”活動的基礎上,示范區積極開展“盤活一批”工作,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解難題、疏堵點、找投資,先后出臺了《濟源示范區盤活閑置低效資產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若干政策的實施意見》《濟源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分割轉讓暫行辦法》,綜合運用政策、經濟、市場、法律手段,力爭讓更多項目被盤活,閑置土地和資產得到有效利用。
“把所有排查到的項目入賬、上圖、入庫,組建‘戶口檔案’實行動態管理。”示范區發展改革和統計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表示,目前已探索出“嫁接重組、激活復產”“拓寬市場、釋放產能”“規范發展、資產賦能”“收回處置、騰籠盤活”“區域整合、搬遷置換”“清理整治、關停退出”等6種盤活模式,通過一企一策、一項目一策對癥下藥,確保實現“盤一處、活一處、穩一處”。
通過多部門合力攻堅,“盤活一批”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和瑞包裝利用巨康實業閑置廠房,投入資金1.3億元生產包裝材料,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興亞能源項目與北京利爾集團達成合作意向,計劃投資20億元建設凈水材料項目。豐澤特鋼、神州機械兩家企業“聯姻”,既解決了豐澤特鋼產能擴大急需擴建廠房的實際問題,又盤活了神州機械停產多年閑置的資產。唐美飼料與廣東海大集團達成合作,不僅盤活了原有的年產18萬噸生產線,還將建設年產36萬噸生物飼料項目,逐步形成飼料、種苗、生物制品的全鏈條發展。
一攬子針對性舉措的實施,使越來越多的“沉睡”項目被盤活、閑置資產被利用,土地利用效率和畝均產出效益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來源:濟源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