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天津九安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安醫療”,002432.SZ)發布了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在前次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度公司凈利潤虧損1.3億~1.5億元的基礎上,因為受匯率變動影響,公司預計虧損將擴大至1.65億~1.85億元。
九安醫療自2011年左右嘗試向移動醫療轉型,不過近7年過去仍處于陣痛期。記者查閱財報發現,公司扣非凈利潤自2013年起已經處于虧損狀態,而根據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結構,公司轉型著力推出的移動互聯健康管理產品iHealth營收占比已經下降至12.52%。此外,作為生態系統的基礎,公司醫療器械的銷售量自2015年起已經處于生產量和銷售量雙雙下滑的狀態。
針對上述問題,九安醫療證券部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醫療設備產銷量下滑是因為工廠搬遷,導致當期停工所影響,而隨著公司生產線產能的優化、2017年ODM/OEM產品訂單的增多,不會影響公司自有品牌產品的供應,而且能更有效率地利用公司現有產能。
七年轉型未見成效
九安醫療成立于1995年,以銷售電子血壓計、血糖儀等家用醫療儀器起家,2010年公司登陸深交所,成為國內血壓計行業第一家上市企業。2010年左右,由于國內家用醫療儀器競爭激烈,毛利率不斷走低,公司開始嘗試向移動互聯方向轉型。2011年左右,公司面向海外推出了iHealth系列產品,基于移動互聯網對用戶進行健康管理。
在公司的構想中,將以可穿戴設備及智能硬件作為入口進入移動醫療和健康大數據領域,圍繞用戶健康搭建“智能硬件+移動應用+云服務”生態系統,患者在家通過智能硬件等采集醫生想要的健康數據,醫生通過云端獲得患者測量的實時數據,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同時通過移動應用實現患者和醫生的實時溝通。
不過,轉型將近7年,公司仍處于陣痛期內。記者查閱財報發現,九安醫療自2013年起扣非凈利潤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其虧損額度分別為1101萬元(2013年)、8154萬元(2014年)、1.54億元(2015年)、1.45億元(2016年)。
對于持續虧損的原因,公司表示仍處于轉型期,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同時海外擴展時由于人員、場地等成本較高,也提升了公司的管理費用,根據2017年半年報,公司的管理費用達到了1.24億元,占據了營收總額將近4成。
目前公司主要形成了三大業務板塊:第一,iHealth及eDevice系列移動互聯產品及解決方案; 第二,九安自主品牌的血壓計;第三,ODM/OEM定制代工,主要出口海外。iHealth及eDevice系列移動互聯產品是指公司自主研發、銷售的移動互聯血壓計、血糖儀等智能硬件系列產品。自主品牌產品是指在國內銷售的“九安血壓計”“九安血糖儀”等傳統醫療器械產品。 ODM/OEM產品是指為國內外客戶貼牌生產的血壓計、血糖儀等醫療器械產品。
按照九安醫療的設想,隨著轉型的深入,iHealth系列產品將成為公司營收的主要板塊,而低附加值的ODM/OEM貼牌產品占比將逐漸降低。不過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結構似乎顯示出公司的轉型遇到了瓶頸。
根據半年報披露,2017年上半年iHealth產品營收同比下滑將近4成,占據公司營收的比例也由上年同期的35.67%下降至12.52%。與此同時,ODM/OEM貼牌產品則在去年上半年獲得了大幅的提升。根據半年報顯示,公司ODM/OEM貼牌產品在去年上半年的營收占比中達到了4成以上,大幅增長了126%。
“目前我國家用醫療物聯網仍處于初級的發展階段,企業相對來說還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撐,企業若要達到盈利的狀態還需要進行產品功能的創新和消費市場的開發。”中研普華分析師許俊龍對記者表示。
綜合毛利率降低
近年來,九安醫療通過收購和合作試圖為公司注入更多的互聯網基因。
據公司介紹,目前iHealth產品在美國、歐洲均有布局,公司稱與蘋果公司保持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而在國內市場,目前九安醫療已將iHealth全球業務調整至iHealth Inc結構之下,這也是公司為與小米公司在移動醫療領域開展戰略合作而設立的公司,公司與小米在銷售、研發方面都有合作。2016年,九安醫療又收購了法國的一家物聯網公司eDevice,希望通過發揮醫療數據信息網絡通信的優勢與公司的醫療儀器發揮協同作用。
不過記者注意到,目前小米投資的iHealth Inc子公司仍未處于盈利狀態,且虧損額度處于逐步擴大的態勢,其中2015年虧損3865萬元、2016年虧損4005萬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2607萬元。同時,雖然九安醫療借鑒了小米的互聯網思維以及高性價比路線,有利于公司順利完成向移動醫療領域的轉型,不過也拉低了公司的綜合毛利率。
“綜合毛利率降低主要原因是與小米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后,去年加大了向小米公司的銷售,但給予小米公司的供貨價格略低。”公司曾在年報中表示。
在業內看來,對于缺乏互聯網基因的家用醫療器械公司,想要轉型向移動互聯網方面發展,選擇與科技公司合作是捷徑之一,不過未來合作模式發生變化是否會對公司產生較大影響也值得關注。
“九安醫療融入小米基因來擴大公司產品的銷售,從而導致公司利潤下降,這樣的模式在短期之內占據細分市場份額有較明顯的作用,但是長期以該種方式進行運營,可能會導致醫療器械公司產生依賴性,對于單一產品和單一盈利模式過于重視,從而產生產品結構風險。”許俊龍對記者稱。
多年虧損也對公司進一步擴展業務帶來財務壓力。2017年8月,九安醫療近7億元的定增失敗,使其不得不部分放棄“產品體驗營銷門店及客戶服務中心”項目及“移動互聯網+健康管理云平臺”項目,用于償還收購eDevice公司100%股權的部分銀行借款和支付eDevice100%股權的第二筆股權轉讓款。
根據公司第三季度報告,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達2.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0488.80%。
(責任編輯:DF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