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門”風波未平,“機油門”風波又起。新一代CR-V自去年7月推出之后,可謂“麻煩”不斷。近日,因大量車主集體投訴引發的“機油門”事件仍在持續發酵。2月2日,東風本田官方再次發布聲明,對于搭載1.5L渦輪增壓發動機的CR-V等車型出現“機油液位升高”問題,目前正在就最終解決方案在中國北部地區進行驗證性試驗,計劃將于本月12日公布解決方案。
同時,東風本田還表示,針對搭載1.5L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新一代CR-V、第十代思域、新杰德、UR-V等車型,將延長發動機包修期至6年或20萬公里。
有車主用機油尺測量機油,實際油量會高出油標上限13mm左右。圖片來源于網絡
全新CR-V機油異常增多引集體投訴
據媒體報道,去年底,一位網名為“訥河寒梅傲雪”的網友在某論壇發帖稱,自己購買的2017款手動擋CR-V車型在行駛1100公里左右后出現機油無故增多現象,據其描述,自己尚未上牌的新車在行駛后高出機油尺上刻度線25到35毫米。
隨后,又有相當數量的CR-V車主發帖表示自己購買的新車也出現與上述網友類似問題,經4S店進行技術檢修,未能給出明確答復,而部分店面維修技師表示“機油液面沒超過上限14毫米屬于正常”。至今年1月,關于東風本田2017款CR-V機油異常增多的投訴量,在部分汽車投訴網站上仍在不斷增長。
圖片來源: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
中國網汽車記者查詢發現,截至發稿時,國家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綜合管理信息平臺(缺陷信息采集系統)自2018年1月1日起,已收錄東風本田CR-V、思域、UR-V車型發動機的相關投訴超千條。
某汽車投訴網站截止2月2日的數據截圖
另外,某汽車投訴網站也顯示有關2017款CR-V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投訴多達1039條。部分車主表示,自已檢查機油時發現機油增多,并且超過機油尺上限標志。另外,還有車主發現機油蓋上有明顯乳化物殘留,或者伴有較大的汽油味。
關于機油增多的原因,東風本田品質管理部副部長佐川泰三在今年1月20日的溝通會上稱,目前存在的機油位升高與溫度有一定關系,受油溫影響,機油位在冬季升高、夏季減少,從全年來看并不是惡化的現象。
據佐川泰三解釋,2017款CR-V搭載的1.5T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在發動機壓縮過程中,會有部分附著在氣缸內壁上的汽油,在壓力作用下進入機油箱。隨著發動機運轉,機油溫度升高,該部分汽油會揮發,并進入燃燒室再次燃燒排放出去。但如果機油溫度低,汽油揮發慢,就會導致部分汽油殘留在機油中,導致機油液面升高。
不過佐川泰三強調,這種情況對于車輛的使用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對機油液位超過油尺上限30mm的車輛可以免費更換機油、機濾。同時他還透露,同樣采用1.5T發動機的思域也接到過相關投訴,不過比例低于CR-V。
官方聲明姍姍來遲 承諾近日公布解決方案
在2日晚間的聲明發布前,中國網汽車曾采訪東風本田問及“機油無故增多”問題的處理進度,官方客服表示,公司技術部門正在緊急處理,如果根本性處理策略確定,官方將通知4S店聯系車主。
按照東風本田“汽油殘留在機油中,導致機油液面升高”的說法,即燃油稀釋了起潤滑作用的機油。那么真的像東風本田所說“這種情況對于車輛的使用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嗎?
有專家指出,渦輪增壓發動機理論上需要粘稠度更高、油膜更厚的機油來降低磨損,但本該粘稠的機油被混入“水分”,潤滑能力下降就可能導致發動機的磨損。目前東風本田對機油液位超過油尺上限30mm的車輛更換機油、機濾是正確的方法之一,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據了解,長安汽車旗下產品2013年也被曝光出現類似“發動機機油無故增多”問題。當年,長安CS35因曲軸箱通風系統管路設計不合理,在濕寒地區長時間怠速或短里程行駛后,水蒸氣會凝結成水并進入油底殼,從而造成機油油量顯示異常和機油乳化。據分析,乳化后的機油潤滑能力大幅下降,持續運行會導致發動機損壞,存在安全隱患。
不久,長安汽車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提出召回計劃,自2013年3月8日起,召回了12492輛長安CS35汽車;并對該次召回實施以前銷售的所有CS35的發動機相關部件延長質保1年或2萬公里。
不過,記者發現在這份最新聲明中,東風本田僅稱對上述事件表示“歉意”,對于發動機是否存在缺陷以及使用相關發動機的車輛是否會被召回等均未提及。(記者 維玉)
附:東風本田最新聲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