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上經常出現短期的大幅上漲或者下跌的情況,這背后蘊含著多種邏輯。
首先,某些特殊事件的發生會在短期極大的推升相關品種的價格波動。
以退歐公投為例,在英國2016年6月24日發生出人意料的退歐結果后,英鎊兌美元當日大幅暴跌8.12%,當然振幅更是達到人驚人的11.93%。
事件引發的暴漲暴跌可能會徹底改變某個品種的走勢,同樣以退歐為例,公投通過的結果導致大量投資者看空英鎊,因而該品種在退歐后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未出現顯著的反彈跡象。
其次,市場會因為非特定事件引發的恐慌性拋售/買入情緒,這類情況特別容易出現在下跌行情中。
研究結果表明,在同樣的波動比率下,非理性的投資者總對下跌的行情更加敏感,哪怕是可以進行做空的市場。
此外,從平均水平來看,市場上普遍處于樂觀情緒,這將會導致“慢漲快跌”的情況,
專家將這種行為稱為恐慌性拋售/踩踏。
由于沒有明確的利空消息導向,這種恐慌性的拋售的背后存在大量非理性交易,意味著市場的價格供需機制將出現暫時性的失衡。
簡單的來說,短期的瘋狂拋售行為會讓商品脫離其本身在市場上的均衡價格。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均值回歸/抓反彈交易是一個極好的時機,以黃金市場為例:
根據DATA TALKS的研究結果,
從2013年到2017年這5年間,市場一共出現了8次跌幅超過3%的極端行情(黃金5年間平均下跌幅度僅為0.7%)。
DATA TALKS選擇在當日收盤后買入,持續持有3周后離場。3周后8次中有6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反彈,僅僅有2次出現下跌,整體平均收益2.13%,平均勝率為75%。
考慮到2013年到2017年黃金處于下跌趨勢(2013年1月收盤價格為1663而2017年12月收盤價僅僅為1303,下跌幅度高達21.64%),做多持有3周收益2.13%的這種結果是具有非常顯著的意義。
近期來看,黃金自從2016年的總統大選后就開始趨于平靜,一方面是市場連續經歷了退歐和特朗普當選等大事件后變得更加沉穩,另一方面近年來黑天鵝事件也確實日益減少。
但這并不意味著黃金未來就不會發生超過3%的回調走勢,相反,健康的牛市往往需要短期回撤進行配合以分散風險。
因此,圖表家認為未來不久黃金市場的波動性很可能隨著事件的爆發或者投資情緒偏好的變化而提升,屆時,尋找大跌的機會后入場持有三周將會非常不錯的搶反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