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黑色系”期貨整體走勢看,上半年呈現寬幅震蕩格局,下半年進入階段性行情,踩準節拍的機構獲利頗豐,其投資邏輯在于圍繞去產能來操作。
進入2018年一季度,“黑色系”期貨走勢依然表現出較強行情,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今年的投資邏輯是什么?如何看待一季度行情?1月26日,在由大連商品交易所支持、私享匯承辦的“第三屆華北地區機構投資者策略研討會”上,多位機構投資者認為,當前“黑色系”期貨的投資邏輯已經轉變,從2017年的去產能主題向庫存變化過渡,繼續看好今年一季度的行情。
去年下半年“黑色系”期貨行情主要因素在于:6月中旬成材價格啟動、鋼廠利潤高企、供給偏緊需求復蘇,焦化龍頭企業率先提價,整體焦炭、焦煤相繼走出上漲行情;9月份至12月份行情則是焦煤和焦炭逐步進入限產,隨“黑色系”期貨深度調整后,走出V型反轉態勢。分析人士指出,去年“黑色系”期貨整體的投資邏輯在于去產能政策延續。從焦煤和焦炭去產能來看,全年實際去產能約在1.5億噸左右;由于環保限產影響,焦炭產量為4.10億噸,同比下降2.7%,但實際全年產量為4.45億噸,焦炭指數全年上漲了207.1%。
黑石投資聯合創始人吉宏坤表示,目前焦煤和焦炭走勢形態趨同,但受到季節性和政策影響,礦產長效協議對價格將有一定平抑作用,因為需要調整市場真正的供需情況,所以焦炭價格受到庫存的影響比較大,一旦價格進入上漲階段,配置焦炭頭寸比焦煤要好。焦企和鋼廠博弈將是今年最大亮點。鋼廠會在利潤下行趨勢下,壓低焦炭采購價格,最近焦炭采購價格已經連續降了350元/噸,而焦化企業對焦煤成本的把控相對弱一些,當鋼廠實行季節性限產,焦炭受到影響一定會比焦煤要大,因此,未來庫存將成為雙方博弈的重要因素。
焦炭行業在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下,過去兩年去產能效果非常明顯。吉宏坤認為,從現貨端來看,預計焦炭短期供應量可能會有所下降,但中長期還需關注政策面的調整;從股票和期貨市場的投資機會來看,重點看好有國資背景參股或控股的煤炭個股,而黑色系商品將延續看漲投資機會。今年影響“黑色系”期貨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煤炭供給側改革肯定會對供需格局造成整體寬松平衡狀態,受周期性或階段性事件驅動,整體行情中上漲概率高。二是天氣、突發事件、市場供需錯配或造就的階段性行情。三是伴隨煤炭、鋼鐵產業的周期演變,復產在未來幾個月較為確定,雙焦需求仍在。四是鋼材價格將處于高位震蕩的態勢,仍將保持較好利潤,雙焦價格中樞也仍將處于高位,并獲得一定的合理利潤。五是雙焦走勢形態趨同,受季節性和政策性影響的特征明顯,礦產長效協議對于焦煤價有一定的平抑作用,焦炭價格則受到庫存和政策的影響仍然較大。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繼續看好煤炭板塊今年一季度行情。一季度煤焦鋼補庫存疊加限產解除預期對雙焦價格產生刺激,其行情將有望淡季不淡,同時,一季度面臨開工旺季,信貸和流動性環境較為友善。此外,煤炭板塊有望展開年報預期行情。
本報記者 于德良
(責任編輯:劉偉 HF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