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的“監管套路”已經越來越清楚。概括起來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日常監管與常規查案,二是專項執法行動。
2017年一年,證監會啟動調查的案件有478件,其中重大案件90件。這一數字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一倍。其中,證監會組織4次專項執法行動,涉及54起典型案件,集中打擊財務造假、炒作次新股、利用高送轉等違規交易,以及私募領域違法違規四大市場亂象。
進入1月份以來,概念炒作和市場操縱隱現再次引起證監會的注意。證監會發言人高莉上周五表示,稽查部門正密切關注借勢炒作高價股、概念股、熱點股等突出問題。
數十只股票遭集中操縱
市場操縱案是證監會去年最關注的違法類型之一,全年立案調查市場操縱案38起。第二批專項行動也是專門針對市場操縱行為部署的,總計16起案件,集中打擊次新股炒作、快進快出手法操縱市場、濫用信息優勢合謀操縱市場等問題的蔓延。
據高莉披露,證監會近期市場監控系統報告顯示,市場部分板塊、一些個股異常交易特征明顯,股價呈現快速上漲態勢,涉嫌存在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可能積聚市場風險。
“對此,證監會稽查部門高度重視,已經密切關注借勢炒作高價股、概念股、熱點股等突出問題。”高莉說,對于存在涉嫌操縱市場行為的,執法部門將堅決出“重拳”打擊。
證監會去年在市場操縱領域處理了多個大案要案,其中不乏市場所熟知的“溫州幫”案等等。根據高莉披露的信息,近期還將有多個大型操縱案將作出處罰, 涉及股票數十只。
一是某公司涉嫌操縱“張家港行(10.760,-0.64,-5.61%)”、“江陰銀行(9.030,-0.04,-0.44%)”、“和勝股份(17.220,-0.36,-2.05%)”3只次新股違法案,證監會已下發行政處罰告知,但尚未作出處罰決定;二是相關主體涉嫌濫用信息優勢合謀操縱“大連電瓷(10.930,-0.24,-2.15%)”違法案,也已進行處罰告知。
另外,相關主體涉嫌操縱“柘中股份(19.380,-0.31,-1.57%)”等17只股票、涉案金額合計高達65億元的一批重大案件也已經陸續進入處罰審理環節,相關主體涉嫌操縱數十只股票價格的多起典型案件正在調查過程中。
監管能力“自我強化”
證監會2017年強力出手打擊“興風作浪”的資本大鱷,對鮮言、唐漢博、朱康軍、任良成等一批慣犯累犯、職業違法團伙,進行了嚴厲打擊。可以看到,證券市場經歷兩年多強監管之后,監管手段常態化的同時,監管機制也在逐步“進化”。
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以下六個方面。一是更快關注到違法線索。二是更快完成案件查辦。三是更多利用科技手段。四是與公安部等合作加強。五是更多跨境監管合作。
最后一點是執法規范建設。通過調查和處罰打擊違法,不能一勞永逸,還必須及時梳理新情況、不斷堵住逐漸暴露出來的法制漏洞。
監管者正在利用稽查執法發現制度缺陷和監管漏洞的特性,推行稽查建議報告制度,2017年全年形成稽查建議報告397份。此外,稽查部門還在梳理案件查辦遇到新問題,并及時向立法、司法部門反饋,積極推動《證券法》、《刑法》、操縱市場及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刑事司法解釋等法律的修訂和起草工作,以夯實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活動的法律基礎。
記者 杜卿卿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