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7年1月才登錄A股的集友股份(603429,SH),不到半年時間,就兩度籌劃送轉方案。2018年1月22日晚,集友股份的第二份送轉方案遭到上交所關注,上交所詢問其間隔不到半年再提送轉方案的真實意圖。
2018年1月22日晚,集友股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1月21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徐善水提交的提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4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是集友股份在不到半年時間內的第二份送轉方案了。2017年8月10日,集友股份曾公告稱,公司擬以2017年6月30日的總股本6800萬股為基數,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該計劃已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2017年9月20日,上述送轉方案完成除權。
記者注意到,在集友股份于2017年8月披露上述公告到2017年9月除權前,公司股價從77元左右最高漲至99.74元,區間最大漲幅接近30%。
但自去年以來,監管層加大了對高送轉方案的監管力度。集友股份披露第一份送轉方案就曾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而其第二份送轉方案也沒能逃離上交所的視線。上交所問詢函稱,此次集友股份控股股東提議送轉距公司上次提出送轉方案間隔不足6個月,請相關股東明確披露再次提出送轉方案,并導致公司半年內連續送轉的真實意圖和考慮。另外,上交所還要求公司核實在披露前是否與其他機構或人士進行過相關溝通或交流,并按規定提交內幕知情人信息。
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集友股份,公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稱,“今天要發布回復函,上面寫了具體原因,可以關注一下”。
集友股份此前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同比增加約4250萬~5300萬元,變動幅度約80.49% ~100.37%。集友股份稱,業績預增主要是由于收到政府補助及理財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事項所致,影響金額約3200萬元。在扣除上述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公司業績預計增加約1050萬~2100萬元,同比增長約20.49%~40.98%。
就此,上交所問詢函中稱,公司業績預增主要源于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影響金額較大,基于此,請公司充分披露連續送轉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匹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