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政策穩步推進。日前在京召開的2018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79.4萬輛,銷量77.7萬輛,連續三年居世界首位。
苗圩在總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最新進展時談到,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顯著提升。乘用車主流車型的續駛里程已超過300公里,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領先企業的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大幅提高,價格持續下降。
與此同時,企業實力明顯增強。骨干整車企業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正向開發體系,新能源整車、動力電池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占比在8%以上,高于行業世界平均水平。
在配套環境上,我國充電網絡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建成公共樁21.4萬個,同比增長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盡管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戰,如充電樁不足、政策體系待完善、核心技術待突破等問題逐步凸顯。其中,解決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短板是當務之急。
一方面是充電樁數量不足。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規劃新建公共充電樁數量約50萬個,與同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模不匹配。另一方面,充電設施的布局還不夠合理。苗圩說,目前公共充電樁的使用率不到15%,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還沒有形成,存在運營企業盈利困難和消費者充電價格偏高的雙重矛盾。
除充電樁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也有待突破。例如,動力電池產業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燃料電池汽車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在拉大,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還有待完善。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鐘志華表示,企業沿用了燃油車的平臺并不能最大限度發揮節能優勢,未來還需以平臺化、模塊化、系列化和輕量化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并與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和新裝備相結合。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萍疾坎块L萬鋼在會上表示,將繼續完善政策創新,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在財稅方面,明確延長車購稅優惠措施,2020年電動汽車財政補貼政策將堅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