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指數持續攀高背后的因素固然有很多,但資金因素無疑最為直接。一方面,陸股通北向凈流入態勢依然強勁;另一方面,從融資余額近期屢創新高來看,杠桿資金做多A股的熱情回升明顯,未來其潛在規模和持續性也依然值得期待。
融資節節攀升
截至收盤,昨日主要指數方面全線上漲。顯然指數方面迭創新高也并未使杠桿資金的做多熱情出現減弱。截至上周五,兩融余額再度刷新2016年1月以來的新高,達到10665.09億元。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銀行、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鋼鐵和計算機這五個行業板塊的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分析人士指出,從當前盤面運行態勢來看,隨著指數“節節攀升”,短期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將獲得持續支撐。
顯然從交易的情況來看,元旦以來指數呈近乎60度角上漲的姿態不僅讓很多投資者驚嘆不已,也令許多投資機構倍感意外。在此背景下,場外資金入場的步伐有所提速。近兩周以來,兩融余額也可謂“節節高”,截至1月19日,兩融余額報10665.09億元,較上周一時增加了158.57億元。
一方面,相較于此前反彈高點時10402.06億元的兩融余額水平,當前兩融余額規模顯然已要高出不少。但從其近期呈現出的單邊上漲態勢來看,一個側面也顯示出市場的參與也已出現明顯活躍。
另一方面,從兩融余額的結構上看,在兩市近期近乎單邊的漲勢中,融資余額整體“亦步亦趨”,自上周一的10451.86億元回升至19日時的10610.58億元。與此同時,融券余額則呈現出了一個震蕩的過程,從上周一時54.66億元攀升至周三最高時55.94億元后再度回落到54.51億元的水平,較周初下降0.15億元。分析人士表示,伴隨著指數攀高,多空雙方實力當前均有一定積累。從走勢來看,雙方此消彼長的態勢在融資和融券余額一升一降中表現得相當明顯。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多方勢力的鞏固,短期多方動能依然強勁。
近期兩融余額變化主要受到近期流動性改善以及市場做多情緒高漲影響,呈現出了“順勢而為”的操作模式。因此,未來增量資金能否持續,其實取決于流動性狀況以及“賺錢效應”能否持續。
多方主導態勢難撼
根據Wind數據,19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共有7個行業板塊獲得了融資凈買入。相較于其時主力資金凈流入的情況,這一數據反映出了近期場外杠桿資金相對較強的市場參與意愿。
從上周五的情況來看,銀行、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這三個行業板塊的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獲得凈買入20.47億元、10.37億元、2.67億元。對比本周一板塊間的主力資金流向數據,除非銀金融外,上述其他兩個板塊均呈現出主力資金凈流出的態勢。這顯示出場內外資金對熱點的把握上雖有部分一致,但仍存在顯而易見的分歧。把時間軸拉長,上周以來,融資凈買入居前的板塊分別為銀行、非銀金融和休閑服務,銀行和非銀金融構成的大金融在上周表現相當“搶眼”,顯示出了融資在對熱點的把握方面具備一定的前瞻性。
分析人士表示,作為前瞻指標之一的融資余額一向是投資者較為關注的指標之一。自2016年年初股市調整之后,場內杠桿資金的體量在9000億元上下的窄幅區間波動,此后均未突破萬億元,而去年11月融資余額終破萬億元,此后一路高歌猛進,率先反映出了市場風險偏好的抬升。從這一角度而言,當前市場依然具備持續向上的可能。
中金公司也指出,元旦后行情持續上攻,主要受益于經濟數據穩健、流動性改善以及風險偏好的提升。但市場連續上漲后,本身可能積累一定獲利了結壓力,資管新規、春節流動性再度收緊預期等因素也可能會對市場帶來短期擾動。但該機構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韌性較強,大部分行業盈利好轉;長期看,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對股票資產仍有較強需求。因此即使短期存在波動的可能也無需恐慌,A股整體向上趨勢仍然不變。
作者:黎旅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