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動輒十幾萬元乃至數十萬元的南極游價格降至5萬元以下,這一原本高冷的市場驟然升溫。1月2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飛豬獲悉,該公司的南極專線有兩個船期行程正好橫跨春節假期,這意味著,將有近千中國人要在南極半島上過年。不僅如此,隨著該公司2000人的南極游團隊陸續出發,也形成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南極游活動。不過,多位業內專家也強調,南極之旅是對環保要求最為嚴苛的旅程,全程都有嚴格把控,中國游客也不例外。
其實近年來,前往南極的中國游客數量正在發生倍數級的高速增長。據國際南極旅游業者協會(IAATO)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登陸南極的游客人數達到3944人次,已經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5%,僅次于美國,成為南極旅游的第二大客源國。預計2018年將有超過6000名中國普通游客到達南極。而在2011年之前,從中國去往南極的游客人數還寥寥無幾,2011-2013年呈現階梯式增長。業內人士表示,在產品價格降低后,中國人赴南極旅游的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據了解,分4個船期出發的飛豬南極專線,首團于1月中旬出發,全部行程17天,有5天都是在南極半島登陸與巡游。其中,不少游客在“雙11”期間以不到5萬元低價購買到南極游產品曾引發行業關注。據飛豬統計數據顯示,以往只有中年成功人士才有能力涉獵的南極游,如今因低價吸引了不少年輕群體,在南極專線的預訂者中有近1/3是“90后”。
與此同時,所有登陸南極的游客都將面臨最為嚴苛的環保要求。在飛豬為游客準備的行程手冊里,單是環保規范和注意事項就有30余項,有些要求甚至堪稱苛刻。比如為了保護南極遠離侵略性物種,手冊要求游客必須徹底清潔和檢查衣物,包括口袋、尼龍搭扣、褲管褶邊、鞋底,確保穿著物品沒有塵土或有機物。登陸前,還要再套上經過消毒的防水靴和干凈的沖鋒衣。游客登陸后行走路線也必須按照領隊的規定,不能隨意游蕩,更嚴禁踏足在青苔覆蓋的土地上,避免損傷植物。一旦出現違反要求的情況,游客本人甚至整個團隊都可能無法再次登陸。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南極游客的數量已排在全球第二,但中國并沒有掌握南極的旅游資源,對南極旅游規則與制度的話語權也較弱。迄今為止,具有國際南極旅游組織營運資質的上百艘南極游船中,沒有一艘是中國的,空中航線也沒有中國飛機。中國游客要到南極,只能在國內組團,再外包給外國公司來運營。未來,隨著我國南極科考不斷推進,游客數量持續攀升,中國在南極的“朋友圈”中越來越活躍,也應掌握更多旅游話語權。
作者:肖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