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區塊鏈技術成為熱議的“網紅”之時,一家宣傳“即將涉足區塊鏈領域”的交易平臺受到關注。據了解,北方寶玉石交易平臺(以下簡稱“北方寶玉石”)正在進行新業務的招商宣傳。其交易模式為“T+0、雙向交易、掛牌摘牌”,對接電子商城。代理商獲得手續費和客戶盈利部分的返傭,客戶如有虧損則通過贈送積分,去商城兌換商品。
據了解,北方寶玉石系河南北方文化藝術收藏品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北方交易中心”)下屬的寶玉石業務板塊,曾開展郵幣卡業務。據公司業務人員透露,即使在2017年的清理整頓期間,該平臺也一直開展業務。此外,媒體曾報道過北方交易中心的客戶投訴和資質問題。
而對于“涉足區塊鏈”一說,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蹭熱點”、炒作概念的可能性更大。不過據北方交易中心相關人士透露,公司確有此提法,不過并沒有具體細節。對此,中物聯大宗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旭提醒,對于收藏品行業和區塊鏈技術的結合要區別對待。一部分交易場所是打著創新的旗號,從事涉嫌違規交易,是我們需要加強監管的。
平臺資質存疑
“T+0,雙向交易,采取掛牌摘牌的交易模式。”近日,北方寶玉石交易平臺正在進行新交易系統和交易品種的開戶和招商。據一位郭姓招商人員介紹,平臺將上線12只新票,品種為河南南陽獨山玉,以十二生肖為題材。
招商經理羅先生介紹,北方寶玉石正以上述12只新票開展搶購活動。 “前三天每天30%漲幅。第四天起,連續一個星期,每天放1200張原始票,放7天后,預計至少還有3~5個以上漲停板,如果從放票第一天就搶到,至少有2~3倍利潤,如果你搶到10張,可能有幾千的利潤。”
據了解,此次招商展業的項目是“北方文化新時代電商”。近期正做火熱營銷活動,除了推廣平臺和模式外,更重要的是招收代理商。記者得到的材料顯示,代理經紀商除了萬四的手續費返傭外,還有“市場培育基金”收益。實際上,這是來自所開發客戶盈利部分的30%,其中三分之二以“市場培育基金”名義返給代理經紀商。
招商人員介紹,平臺有實力,盈利比例高,“至少75%的盈利把握”。招商經理算了一筆賬,按照月交易額1億元計算,手續費返傭28萬元,市場培育基金75萬元,月盈利共103萬元。
上述業內人士提醒,以搶購的方式吸引投資者進場,采取類似于股票市場的交易方式,如果屆時引誘投資者高位接盤,隨后連續大跌,投資者就很容易嚴重虧損。而這些風險往往隱藏在交易所“T+0交易、可買漲買跌雙向操作、資金護盤、75%盈利”等的誘惑和包裝中。
如果客戶虧損,就會獲得1:1贈送的積分,去商城兌換商品。根據北方寶玉石官網1月16日公告,交易平臺與新時代商城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實物商品與線上商城融合。
其實,北方寶玉石是從2017年12月中旬開始傳出“北方新型電商”模式的說法。據了解,新系統跟以前“T+0”交易模式的郵幣卡操作軟件幾乎一樣,“但對接了商城,避開了37、38號文的限制”。
據了解,北方寶玉石交易平臺系河南北方文化藝術收藏品交易中心的寶玉石業務板塊的平臺。北方交易中心成立于2016年2月,同年6月25日開始經營郵幣卡業務,目前已開辟郵幣卡、寶玉石(主要是獨山玉)兩大業務板塊。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北方交易中心位于安陽市殷都區締盛廣場C棟,系在安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殷都分局注冊成立。北方交易中心客服工作人員表示,位于安陽市的公司是負責郵幣卡業務,而北方寶玉石是在鄭州所設的運營中心,負責寶玉石板塊業務。
對于北方交易中心是否有省政府批文、是否通過檢查驗收等問題,上述招商人員表示,公司有河南省安陽市金融辦的批文。“市級批文的含金量確實不夠,我們也在努力拿到省級資質。”在記者多次提出希望看看相關批文的情況下,對方表示“只有到鄭州運營中心才能查看,還稱沒有拿到省級資質前,不想拿市級過度高調宣傳”。
記者多次聯系安陽市金融辦未果,亦未能通過公開途徑查詢到相關批文。而通過電話咨詢河南省金融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具體情況,但強調河南省目前暫不審批交易場所。
2017年8月,媒體曾報道該交易場所存在資質問題。根據報道,彼時,安陽市金融辦主任吳蔚紅接受采訪并表示,“像北方交易中心這種交易場所的批復應當歸口省金融辦資本市場處,市里沒有審批權,也不可能對北方交易中心批復手續。”
此外,根據2017年5月19日下發的《河南省權益類交易場所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本省交易場所在省內、省外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報省政府批準,且交易場所會員、代理商、授權服務機構等比照分支機構監管。也就是說,鄭州運營中心、代理商等機構同樣需要報省政府批準和備案并接受監管。
但是,除了目前新業務招商外,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即使在2017年的清理整頓風暴下,該平臺并未關停業務,公司相關業務人員表示,“北方寶玉石一直沒停過,只是因為系統升級停盤幾天。”
似蹭“區塊鏈”熱點
在招商信息中,還在業內出現一則這樣的消息:“從事寶玉石投資的一家企業——北方寶玉石交易平臺即將布局區塊鏈領域,不過對具體細節和真偽尚不清楚。”據記者了解,這一消息最初來源于一篇《收藏品行業即將涉足區塊鏈?行業是否將迎來大變革?》的文章。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這應該是“蹭熱點”以提高關注度,進而推廣招商和營銷活動。據知情人士透露,上述文章系由北方寶玉石交易平臺供稿宣傳。
根據該文章對區塊鏈應用模式的猜測,主要是在交易環節應用區塊鏈技術。比如,客戶可以使用數字貨幣支付交易。同時,文章還提到,跨界融合會直接導致大量數字貨幣玩家涌入收藏品行業,帶動玉石行情向好。
同時,北方寶玉石的招商經理介紹稱,公司確實提出相關說法,也在研究和討論區塊鏈技術相關問題,但是目前還沒有具體說法和細節。
“當前,國內收藏品行業發展良莠不齊。對于收藏品行業和區塊鏈技術的結合要區別對待。”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產業發展和商品流通的區塊鏈應用,是值得鼓勵和提倡的。但也有一部分是打著創新的旗號,從事涉嫌違規的交易,則是我們需要加強監管的。
區塊鏈技術具備“去中心化、強化信任、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的四大特點。在周旭看來,當前收藏品行業中,區塊鏈技術多應用于藝術收藏品的溯源認證方面。據了解,國內外均有機構開始利用區塊鏈技術服務藝術收藏品市場,比如通過對書畫藝術品科學才點,數據上傳到區塊鏈系統中,而擁有藝術品的人都可以將他們所知道的信息添加到該作品的歷史記錄中。
不過,前述業內人士提到,當前交易場所直接研發和應用區塊鏈技術的仍是極少數,有一部分是在“蹭熱點”、炒作概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交易場所、會員單位、居間商及投資者已經開始參與虛擬貨幣場外交易。
2017年9月,數字貨幣監管風暴來襲,ICO被禁、國內交易所關停。而在國內的交易所退幣和清退之時,有一些交易所逆勢成長,進軍國際市場。
交易所行業資深專家丁昌認為,“當然也不排除某些交易場所為吸引投資者,惡炒概念,鉆區塊鏈監管漏洞,以區塊鏈創新為由,進行非法集資!”
針對公司業務開展、交易模式及布局區塊鏈涉及的問題,記者向北方交易中心相關人士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之時,仍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