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機會面前,千萬不要采取機會主義。
中國證券網分析認為,在專業投資人眼中,這是當下及未來幾年資本市場的真實寫照。而資本市場的大機會,就在于大類資產配置往權益市場騰挪。越來越多的跡象也表明,A股市場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凸顯。
不少機構看好未來幾年的慢牛行情,主要源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傳統行業和新興產業都有不同的增長機會。其中,部分傳統行業有望繼續保持較高盈利水平,而新興產業處于產能釋放或財政扶持的大環境下,投資價值也將逐步顯現。
隨著2016年10月開始的史上最嚴房產調控周期的啟動,無論是短期還是中長期,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降低房地產的投資回報率預期。但理財意識已被激活,富余流動性并不會回流至定期存款,而會如“熱錢”般在理財、信托、保險與證券之間騰挪。
中金公司的研究表明,房地產市場釋放出的流動性與汽車、股票和理財最為相關。汽車作為耐用消費品,決策周期長且考慮因素相對多元,因此承接房市流動性的主戰場將是股市與理財產品。
一、證券要聞
●新年首周全球股票基金凈流入244億美元。據美銀美林報告顯示,2018年首個完整的交易周,全球股票基金總共凈流入資金244億美元,為有史以來凈流入規模第六大的一周,也是至少六個月以來凈流入規模最大的一周。
●中國已成經濟超級大國,剛公布的這個指標就是證明。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1日報道,2018年,中國的零售額預計將會和美國持平,甚至超過美國。這將是有史以來的首次,也是中國成為另一個經濟超級大國的標志。
●銀監會劍指違規“重災區”:嚴查資金違規入樓市股市。
●滬蘇浙皖干了件大事,四省市日報頭版同步刊發一篇報道。1月12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蘇州舉行,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市(省)委書記、市(省)長出席會議,就建設長三角城市群、深化區域合作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13日,解放日報、浙江日報、新華日報、安徽日報頭版就此次座談會同步刊發了同一篇報道。
●證券時報:須對區塊鏈技術及其搭載品實行分類監管。
●2017全年宏觀經濟數據將公布,官方已經劇透GDP增速。2017年全年宏觀經濟數據將于1月18日(本周四)發布,屆時GDP增速、工業、投資、房地產等相關數據將一一亮相。
●養老金入市規模再擴大,江蘇攜千億元基金加盟。
●證券日報頭版:提升上市公司財務信披質量,年末突擊交易不再靈驗。
●去樂視化,網酒網3月份或“單飛”。
●中糧集團啟動2.0版改革,最終目標實現整體上市。
二、熱點事件
銀監會排雷升級:嚴查影子銀行、銀行資金違規入樓市股市等問題
2018年伊始,金融監管部門就接連放出“強監管”猛料:銀監會13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中,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等被列為2018年整治的重中之重。違規將表內外資金直接或間接、借道或繞道投向股票市場、直接或變相為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購置費用提供各類表內外融資等亂象也被“點名”。
三、大盤評述
上海證券報:個股閃崩再現,基金加速調倉換股
進入2018年以來,上證綜指在時隔11年后再現11連陽。不過,同大市值龍頭股股價屢創新高相對應的是,不少小市值股票頻頻閃崩。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價值投資成為市場主流邏輯的情況下,市場分化態勢將會延續。
上海證券報:行情兩極分化格局短期難改
近期A股市場出現兩極分化格局,上證指數持續走高,K線組合呈現11連陽,但創業板指數卻有回試前期低點支撐的態勢。而且,滬市成交量一直未能有效放大,顯示市場追漲熱情不足,投資者擔憂情緒漸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