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滬指上周五以3248點收盤,滬指迎來自2017年12月28日以來的第11根陽線,距2017年全年最高的3450點僅有一步之遙。分析人士判斷,宏觀層面,全球經濟持續穩健的復蘇給股市投資情緒給予一定支撐。券商研究報告也指出,當下金融、地產以及制造升級將會在一月份行情中持續火爆。
宏觀持續向好
宏觀層面,影響市場核心因素的變化是外需對經濟的韌性貢獻明顯,為全球經濟穩健復蘇提供持續性。流動性小幅收斂,金融去杠桿和支持實體經濟的趨勢愈發明確。政策短期主要關注金融去杠桿的持續推進。
經濟基本面上,最新公布的2017年12月和全年出口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的全年出口同比增速達到7.9%,大幅好于2016年-7.7%的出口增速,出口對于2017年經濟韌性的貢獻十分明顯。方正證券(7.030,-0.01,-0.14%)認為,從后續演繹來看,2017年12月美國、歐元區、日本分別較上月提升1.5、0.5和0.4個百分點,這三個國家和地區分別占到我國出口金額的19%、16.4%和6%,全球經濟的穩健復蘇將帶來外需的持續改善,同時利好正處于升級過程中的制造業。
從流動性來看,上周資金價格較之前有所上行,一周和三個月SHIBOR分別較上周上行12BP和5BP,票據直貼利率亦上行5BP,上行的幅度較年初下行的幅度更小,流動性整體邊際寬松。從最新公布的M2和社融數據來看,2017年12月M2增速8.2%創新低,金融去杠桿延續。社融和信貸單月下降較為明顯,但全年信貸余額和社融余額增速分別達到12.7%和12%,絕對水平不低,在M2持續收縮的大背景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提升。
方正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政策方面主要圍繞金融去杠桿推進,如股票質押新規和銀監會發布的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
短期三個變化
隨著上周五收盤,滬指以11連陽結束,2018年至今指數始終呈現強勢格局。上證指數上周累計上漲1.1%,成交量顯著上升。而上證50指數(3038.3693,19.77,0.66%)、滬深300指數(4240.881,15.88,0.38%)(4241.8886,16.89,0.40%)也即將迎來階段新高。創業板方面,創業板指數盡管明顯出現放量,但一周內仍下跌0.87%。
題材股方面,區塊鏈、次新股持續火爆,連續漲停的個股數量激增,短期內賺錢效應明顯。以貴州茅臺(796.990,8.57,1.09%)、中國平安(75.730,1.32,1.77%)(港股02318)及房地產板塊為代表的權重股依然強勢,股價隨之創出歷史新高。“超級品牌”成為資金青睞的新對象。
從行業基本面變化分析,消費品漲價此起彼伏,推升通脹預期。其中,豬肉、農產品(7.800,-0.02,-0.26%)、高端白酒、啤酒等漲價較多。
值此春季行情進行時,分析人士認為,可以繼續看多春季行情,短期的變化在于三點:一是出口趨勢延續,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二是貨幣流動性更加關注社融增速以及主要市場利率的邊際變化;三是價格方面CPI和PPI的剪刀差繼續收斂。
方正證券認為,進攻的主線可沿關注金融、地產和制造升級三個方向展開,其中金融、地產是市場上漲的中堅力量,1月份將地產提升至超配,主要邏輯在于流動性存在邊際改善契機、地產政策邊際改善和地產龍頭房企優勢凸顯。制造升級核心邏輯在于盈利能力在提升,出口改善需求提升,政策密集關注,關注中游化工、機械以及先進制造細分領域等,整體估值處于中樞附近,可以挖掘好公司。方正證券分析認為,主題角度可關注5G、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軍民融合等,區域主題可關注雄安、海南、新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