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首家H股上市的地方銀行”光環的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擬A股上市。
2018年伊始,重慶農商行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13.57億股,所募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
“破發”成常態 不良貸款金額9個月激增近4億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農商行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重慶農村信用社,2010年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重慶農商行的總資產高達8031.58億元,在全國農商行中遙遙領先,緊隨其后的是北京農商行、上海農商行、成都農商行和廣州農商行,資產總額分別為7241.69億元、7108.81億元、6713.06億元和6609.51億元。
重慶農商行是首家在港上市的內地地方性銀行和城商行,不過其上市后的二級市場表現平平,有三分之二的交易日處于破發狀態。截至1月9日收盤,重慶農商行報價5.9港元,市盈率5.08倍,市凈率0.81倍。伴隨著地方銀行A股上市大門重新打開,重慶農商行在港股上市7年后,開始籌劃回A股“大計”。
業績方面,2014-2016年及2017年1-9月份,重慶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197.1億元、217.43億元、216.74萬元和175.29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68.13億元、72.28億元、80.01億元和69.67億元。中國網財經記者結合重慶農商行上市后的年報數據發現,2010年-2016年該行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35.4%、41.62%、22.79%、19.41%、21.44%、10.58%和-0.57%;而同期凈利潤增幅分別為62.11%、38.77%、26.59%、11.85%、13.27%、6.09%、10.7%。可以看到,該行上市7年來營收增速在2016年首次出現負值,凈利潤增速也于2015年回到個位數,2016年有所回升。
同時,與多數商業銀行類似,重慶農商行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存貸款利息差。數據顯示,2014-2016年及2017年1-9月份,重慶農商行凈利息收入占當期營收總額的比例分別為93.09%、92.75%、89.49%和90.16%。而上述各報告期末,重慶農商行的貸款和墊款金額分別為2421.98億元、2685.86億元、3004.21億元和3328.35億元,其中向重慶市內營業機構發放的貸款占總額的比例均在90%以上。
中國網財經記者還注意到,重慶農商行的不良貸款金額也有所攀升。截至2017年9月,該行不良貸款總額為32.2億元,與年初的28.73億元相比增長了3.47億元,不良貸款率則從2016年底的0.96%漲至0.97%,雖有微漲,但對于同行業來說,重慶農商行的資產質量還是處于領先地位。據了解,截至2017年6月末,我國農商行不良貸款總額達到了2976億元,平均不良貸款率為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