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守著一份死工資,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普通人收入靠工資是沒錯,但是一份穩定的死工資可能也是拖垮你的元兇。告別人生只靠死工資的困境,我們普通人有什么應對的辦法呢?
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工資是最大的收入來源,沒有工資基本上意味著無法生存。這也是為什么在面對失業的時候,很多人甚至會走上絕路的原因。
因此,穩定的工資是普通人生活的保障,但同時也是一種束縛。當你的生活越來越依靠工資收入的時候,其實你的生活就被工資綁架了。
如果說,穩定的工資能夠一直滿足生活的需要,當然也沒什么問題。但問題是,就如今的大環境來看,一份穩定的死工資往往并不能給你想要的生活,反而會拖垮你的人生。
01 死工資追不上物價
靠一份穩定的死工資,最大的風險就是工資的漲幅追不上物價的漲幅。
對于普通人來說,工資的漲幅往往是線性的,每年工資能夠穩定增長個10%就算不錯了,很多人可能3年都沒加過薪。
相對于線性增長甚至穩定不動的工資來說,物價的上漲卻呈現倍數上漲。
最熟悉的就是房價,10年翻10倍,一般人的工資漲幅根本追不上,所以才有了“不買房一年又白干”的說法。
但不只是房價,連房租的上漲也是如此。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人均月租金價格同比上漲16.7%。
要注意,這只是人均租金價格上漲16.7%,如果考慮到大城市稍微好一些的租房,恐怕房租的漲幅不只是這個數字。
除了房租,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的價格年年都在漲。
最近看新聞說,10年沒漲價的啤酒也要漲價了,而已經要貴過黃金的茅臺(600519,股吧)酒也宣布漲價,據說今年價格平均上調18%左右。
我最近感受最明顯的就是飲料食品價格的上漲,現在隨便喝杯奶茶什么的,差不多都要20塊錢,還都打著消費升級的口號。
我就特別納悶了,難道消費升級就是漲價嗎?如果說經濟拉動靠消費升級,是不是變個法子從老百姓(603883,股吧)手里薅羊毛呢?
反正吧,什么都在漲,就是工資不見漲。要靠一份死工資維持生活水平不變,真心太難了。
02 死工資不等于穩定
追求穩定,是很多人找工作的目標,感覺只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能生活無憂。
其實,這個觀念還是從我們父輩傳下來的。我們父母那一輩都吃大鍋飯,靠國家養著,所以工作特別穩定,工資也特別穩定。
但是現在呢,時代已經變了,各種國企也在裁員。最明顯的就是銀行,以前大家都把銀行當成金飯碗,現在銀行都在裁員,不僅是股份制銀行,連四大國有行都在裁員。
我身邊一個銀行的朋友就是如此。最近,他所在的銀行要求后臺轉前臺,就是把后臺部門砍掉,然后要求后臺的員工轉去做柜員或者客戶經理。
而且還取消以前的定崗定薪,現在轉去前臺崗位,工資拿多少全看你個人能拉多少存款能賣多少理財。
我這個朋友現在很糾結:轉去前臺吧,收入鐵定會下降,業績不好還會被辭退;直接辭職吧,外面也沒有好的工作機會。
你看看,這就是所謂穩定工作的下場。幾年如一日拿著一份死工資,當暴風雨真的來了,你才會發現這份死工資并不能給你多少安全感。
所以,死工資其實并不等于穩定,特別是如今經濟環境不好的時候,就靠一份死工資可能真的會逼死自己。
就好像之前跳樓自殺的中興程序員,看上去工資收入也很高,但其實這份穩定的高收入不過勉強維持著當前的生活。
一旦失去這份工資,生活質量就維持不下去了,自己也沒什么退路了,所以最后被逼走上了絕路。
現實生活中,類似的現象我相信有很多。看上去有車有房收入不錯,但其實刨去房貸車貸、子女教育和生活開銷,就剩不了什么錢了,口袋比臉還干凈。
要是不失業還好,一旦面臨降薪或者失業,很多人的生活就被擊垮了。
即使退一步來說,就算收入穩定,但如果工資只是處在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面對不斷上漲的物價,你其實是越來越窮。
所以,一份穩定的工資并不等于你想象中的穩定。如果你的全部生活都靠一份工資來支撐,沒有其余任何出路,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