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已基本投資完畢,累計有效決策超過62個項目,涉及上市公司23家(包括港股公司和間接投資公司),投資回報頗豐。據悉,大基金二期募資已經啟動,募集金額將超過一期。有業內人士建議,不妨對大基金下一步動作作個預判,可關注第三代半導體、傳感器等領域及該領域的龍頭上市公司。
自2014年9月成立至今的3年多時間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一期募集資金1387億元已基本投資完畢,累計有效決策超過62個項目,涉及上市公司23家(包括港股公司和間接投資公司)。據悉,大基金二期的募資已經啟動,募集金額將超過一期。
大基金目前的投資已經完全覆蓋了集成電路制造、封裝的龍頭公司,部分覆蓋了設計、設備、材料類上市公司,并涉足第三代半導體、傳感器等領域。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將催生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業巨頭。
投資了哪些上市公司
在傳感時代和智能時代,集成電路作為信息技術的基石和核心,其重要性愈發突出。為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簡稱《綱要》)于2014年6月出臺,從而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同年9月,首期募資規模高達1387億元的專項投資基金——大基金推出。
華虹半導體是大基金最新投資的一家上市公司。據披露,大基金向華虹半導體投資9.22億美元,取得18.94%股權,并在其合資公司中占有29%的權益。合資公司將投資25億美元建設12英寸生產線,預計初期的月產能為12英寸晶圓4萬片。至此,大基金投資覆蓋了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長江存儲三大晶圓制造廠,合計直接投資額超過300億元。
據上證報資訊不完全統計,大基金一期募資所涉及的23家上市公司,分布在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上下游,且均為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具體來看,在封裝領域,自2015年1月大手筆斥資3億美元支持長電科技出海競購星科金朋后,目前大基金的投資已覆蓋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四大龍頭公司;在IC設計領域,大基金已投資了納思達、國科微、中興通訊、兆易創新、匯頂科技、景嘉微;在設備領域,大基金投資了北方華創、長川科技;在材料領域,其投資的上市公司則包括萬盛股份、雅克科技、巨化股份;另外,大基金還投資了第三代半導體龍頭三安光電、北斗產業鏈龍頭北斗星通、MEMS傳感器龍頭耐威科技。
除了直投項目,大基金還通過子基金布局了部分企業。比如,萬魔聲學(通過旗下愛聲聲學)以9.95億元收購共達電聲15.27%股權,深圳南山鴻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萬魔聲學提供了4億元股權融資。深圳南山鴻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為大基金的子基金,大基金認繳出資額7億元,占比43.75%。又如,聞泰科技引入武岳峰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而武岳峰資本也是大基金的子基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