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滬膠開門紅,元旦節后第一個交易日以一根小陽線收盤。在國內市場資金緊張緩解的宏觀背景下,滬膠跟隨其他大宗商品一起被帶動上漲。但期間現貨價格并沒有跟隨上漲,反映出下游消費清淡,使得期現價差依然維持在高位,在市場氛圍轉淡之后,滬膠價格隨即重新回落,目前滬膠價格依然沒有突破橫盤區間。高庫存以及期貨升水,始終成為滬膠上行的阻礙。
經歷9月份大幅下挫之后,滬膠步入震蕩整理狀態維系近三個月之久。橫盤整理如此長時間,也意味著蓄勢已久,后期一旦突破將會有可觀的行情出現,因此在滬膠面臨方向選擇之際,有必要先梳理清楚當下的基本面以及焦點因素變化的可能性,才能更好應對。就大的供需格局來看,并沒有改觀,旺產季、高庫存、期貨升水,下游消費淡季決定了橡膠供應過剩格局不變。但須關注短期供需因素變化的可能,后期滬膠走勢方向或取決于以下幾大焦點因素的變動。
2017年12月份國內進入全面停割之后,以泰國為代表的國外主產區成了市場關注的焦點,他們產地的原料價格走勢成為供應層面要素變化的重要指引。
與此同時,產膠國天氣以及相關的政策舉措都會對盤面產生一定影響。2017年12月中旬產膠三國(泰國、印尼以及馬來西亞)共同出臺了削減出口計劃的舉措,預計將在2018年3月底之前共削減35萬噸的天然橡膠出口量,希望以此提振當前低迷的天膠價格。消息出來之后,在期貨盤面上有所反應,膠價因此受到提振,但更大的影響則需要看三國的執行力度。
另外,近期要重點關注的是產區天氣變化情況,據最新的天氣統計,2018年最有可能出現的是拉尼娜現象,東南亞表現為雨水增加,泰國產區的盆地地形則容易形成洪澇災害。
下游工廠一般都會在春節前后備貨,以應對春節后將要恢復的旺季生產所需的原料儲備。至于下游工廠備貨的時機以及力度則需看當前及未來橡膠價格的走勢變化。經過之前五六年的價格洗禮,下游工廠目前大多還會選擇隨用隨買的方式,主要還是對后期市場價格的不看好。且當前庫存的充足現狀也不會讓工廠有缺貨的擔憂,備貨積極性暫時還沒體現出來。但隨著1月份供應旺季的過去,以及目前的價格低位,或使得下游工廠會在年前有所行動,備庫需求的啟動將對膠價有直接提振作用。
滬膠期現價差的持續高位,也是當前價格上行的主要障礙,從近五年的歷史數據來看,曾經有六次價差拉大到3500元/噸以上的水平,在這樣的價差水平下,難以長期維持,最終都是期貨價格下跌來重新修復基差,因此,后期重點要關注的是期現價差的擴大,一旦重新拉大到接近3500元/噸的水平,在供需格局依然偏弱的背景下,歷史或又會再一次的重演期貨價格下跌,從而修復過大的價差。與此同時,現貨價格的走勢,也是關注的重點,現貨價格直接代表的是下游消費,現貨沒有起色,盤面價格很難有支撐。
橡膠之所以橫盤整理這么長時間,多空均有理由,空頭的砝碼是高庫存疊加期貨升水,覺得終究要回歸,多頭的支撐來自于供應層面的季節性萎縮以及年后消費的轉好。雙方拉鋸也比較劇烈,主力合約持倉一直在增加。
上述三方面是后期需要密切關注的動向,可能會給盤面帶來方向選擇,操作上建議投資者暫時觀望,靜待方向選擇后再入場。
(華泰期貨 陳莉)